《為什麼要睡覺》精選12個睡眠建議,一夜好眠不求人

睡眠是對醒著時苦惱的最佳治療。

西班牙小說家 米格爾.德.塞凡提斯 Miguel de Cervantes

閱讀《為什麼要睡覺》的動機

睡眠,是世界上萬物皆擁有的技能之一。

一夜好眠能帶來許多益處,然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已開發國家約有2/3的成年人無法達成每天八小時的建議睡眠量,WHO更是宣布睡眠不足為所有工業化國家的流行病之一。

究竟睡眠對人體有哪些幫助?長期睡眠不足會有何影響?該如何營造良好睡眠環境呢?

《為什麼要睡覺》作者馬修.沃克(Matthew Walker)總結數十年來的睡眠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科學突破,將告訴我們睡眠複雜又迷人的真相。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睡眠寶典-《為什麼要睡覺》吧。

自我檢測:你的睡眠足夠嗎?

在開始本篇文章前,大家不妨先做個小測驗,簡單檢測一下目前的睡眠是否足夠。

  • 早上起床後,是否會睡回籠覺?
  • 沒有咖啡因,在中午前狀態是否良好?
  • 如果沒有鬧鐘,是否會睡過頭?
  • 坐在電腦/書桌前,是否會一直重複看著同一個句子?

如果有出現任一情況,即代表目前你的睡眠量並不充足,或是睡眠品質並不好。

至於該如何改善呢?首先讓我們來認識幾個重要的睡眠小知識吧。

兩大調控睡意的因子

為什麼我們會想睡覺?想必是不少人的問題。而根據研究,發現睡意主要由兩大因子來控制,分別為「近日節律」和「腺苷(Adenosine)」。

近日節律

說白一點,就是我們常說的生理時鐘:白天腦袋清醒,到了夜晚就想睡覺。

研究指出,大致上多數人的生理時鐘循環皆約為24小時多一點點,基本上和自然中的一天差不多吻合。

不過因體質、基因、年齡等狀況不同,每個人的生理時鐘會有提前或延後的差異,這也造就了晨型人、夜貓子及中間型三種作息。不過三者對於睡眠品質並無優越之分。


腺苷(Adenosine)

為一種化學物質,可以看成是「睡眠驅力」:當醒著的時間越長,腺苷累積越多、睡眠壓力越大,我們就越想睡覺。

通常腺苷的高峰落在起床後12-16小時,這也是為何越到晚上眼皮越重的原因。而當睡覺後,腺苷會逐漸下降,直到起床。

取自《為什麼要睡覺》

而這兩種因子同時影響想睡的慾望,如上圖,C歷程(虛線)為近日節律、S歷程(實線)為睡眠壓力。兩條線彼此的垂直距離,代表著你有多想睡覺的程度。

像是晚上11點距離最遠,對應到準備睡覺的時間;早上7點兩條線幾乎黏在一起,正好對應到剛起床。

《為什麼要睡覺》
《為什麼要睡覺》 Photo by Minnie Zhou on Unsplash

睡眠分期

認識完影響睡眠的兩個因子後,再看看完整的睡眠由科學家分成兩個分期:非快速動眼期(NREM)快速動眼期(REM)

我知道看到專有名詞,應該不少人開始想睡了(?)。不過這裡重點不在名稱,大家只需要知道兩個分期不只功能不同,在睡眠期間集中發生的時期也有區別,因此重點來了:一個完整的睡眠應包含這兩段分期!

若因熬夜或縮短睡眠時間,皆會影響到其對應的功能,造成記憶無法穩固地儲存。

非快速動眼期(NREM)快速動眼期(REM)
發生時期睡眠初期睡眠後期
功能淘汰無用的記憶
儲存有用的記憶
鞏固原有的記憶
刺激創意發想
整合新記憶和過去記憶
加強新舊記憶彼此連結

睡眠的好處

相信大家至少都有過一覺好眠的經驗,箇中好處應該不需要細數。以下僅擷取多數人較少注意到的優點-「幫助記憶」來討論。

研究指出,在學習前、後擁有充足睡眠,各可以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 學習前睡眠→提升學習能力,幫新記憶清出空間
  • 學習後睡眠→鞏固記憶,與既有的記憶連結,加深印象

另外沃克教授更發現一個現象:睡眠有助於熟能生巧!這也與完整的睡眠有助於記憶從短期倉庫(海馬迴)轉送到長期記憶庫(新皮質),建立起長久穩固的儲存系統有關。

下次不妨可以注意看看,白天可能做不順手的新技能,是否在睡過一覺後變得心應手了?

長期睡眠不足的影響

根據《為什麼要睡覺》,只要每天睡眠少於8小時,即會對生活和健康有負面影響,尤其是長期每天睡眠時間小於6小時,更要注意以下這些潛在問題。

  • 認知問題:難以學習、記憶、控制情緒、思考、決策
  • 神經、精神問題:阿茲海默症、焦慮症、憂鬱症、思覺失調症、自殺傾向等
  • 潛在致命風險,如:疲勞駕駛,其實和酒駕一樣危險,卻少被重視
  • 肥胖、阻礙減重:容易飢餓、食欲大開,回饋飽足感的機制卻降低,同時對甜食、高碳水化合物、零食之渴望提升
  • 不孕、生育能力下降
  • 中風、心臟病發風險提升:心跳加速、血壓上升、血管復原力降低、HDL(高密度膽固醇)下降
  • 提早老化
  • 免疫力低下:易感冒、慢性疼痛
  • 癌症問題:提高罹癌風險。若已有癌症,則會促使腫瘤增長和轉移

影響睡眠之危險因子

看完上述長期睡眠不足的影響後,大家應該會逐漸正視睡眠的重要性吧!

不過對於那些並非刻意熬夜卻難以入眠的人,可以先從以下五個影響睡眠的危險因子自我檢查一下,是否這些不經意的小習慣正是阻礙你睡個好覺的元兇呢?

☕咖啡因

除了咖啡以外,茶、能量飲、黑巧克力及部分藥品(如:普拿疼加強錠)也都含有咖啡因的成分。

值得一提,咖啡因的半衰期為5-7小時,也就是說當你喝完一杯咖啡,七小時過後,咖啡因僅被代謝掉一半,仍有一半的量殘存體內,持續讓你亢奮、有精神。

別小看這件事,沃克教授指出其實不少人晚上睡不著的主因,正是白天喝的那杯咖啡尚未被代謝完全,只是多數人從未懷疑過。


🍷酒精

有的人習慣睡前小酌一杯,然而科學家完全不建議這麼做。

酒精是很強的中樞抑制劑,雖讓你有想睡的欲望,但根據腦波監測發現,酒精會抑制快速動眼期(REM),並使睡眠片段化,導致腦袋難以真正被修復。

另外,哺乳中的媽媽們也要注意,酒精會透過母乳送到嬰兒體內,間接影響到孩子發育期最寶貴的睡眠時期。


💡燈光、LED燈

當天色暗下、接近入睡時,會促使腦中分泌褪黑激素(melatonin),此荷爾蒙正是調控生理時鐘的重要角色。

然而一旦在此階段暴露在亮光下,即使再微弱的燈光(小夜燈也是)皆會延遲褪黑激素,進而延遲睡眠機制啟動的時間。尤其是藍光LED燈,其抑制褪黑激素效果比一般光更強。

作者建議入睡前,臥室光線盡可能調暗,並減少使用手機,有助於快速入眠。


🌡️溫度

根據書中研究指出,理想的入眠室溫為18.3度C(聽起來好冷),不過這個數字也僅供參考而已。

另外不少人喜歡在睡前洗個熱水澡,或是用熱水泡一下手腳,認為這些動作有助眠效果,絕非無稽之談。

作者表示由於加溫全身或手腳,能幫助皮膚表層微血管擴張,使體內核心熱氣散出、身體溫度稍微下降一些,這樣即有機會縮短20%的入睡時間。


💊安眠藥

這可能是大家最驚訝的部分!事實上,目前市面上的安眠藥皆只有鎮靜的效果,無法幫助患者進入睡眠狀態。

此外作者也提到,這些藥物多數皆有副作用,像是:隔日白天依舊昏沉、記憶不清、反應變慢等問題,導致患者白天須靠咖啡來提神,又因代謝未完全而晚上再次睡不著,日復一日,形成惡性循環。再加上長期對藥物的依賴,使患者難以脫離安眠藥的掌控。

更可怕的是統計結果顯示:長期服用安眠藥可能導致死亡風險增加(一年至多服用18顆安眠藥的死亡機率是不吃安眠藥者的3.6倍),因此作者極度不建議透過藥物來控制睡眠。

《為什麼要睡覺》
《為什麼要睡覺》 Photo by Alexandru Zdrobău on Unsplash

12個獲得健康睡眠的實用建議

現今對於失眠的療法已從過去的化學性(鎮靜安眠藥),逐漸轉變為「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簡稱:CBT-I)」,藉由找出失眠原因、打破惡性循環、培養正確睡眠習慣等方式,讓失眠不再是困擾。

如果前面什麼都看不懂沒關係,接下來這12個建議將是本篇最精華之處,請務必要認真看~

  1. 規律睡眠時間:每天固定時間上床睡覺、起床
  2. 運動,幫助睡眠品質提升:每天至少30分鐘,運動最遲於睡前2-3小時結束,以免晚上精神過好
  3. 遠離咖啡因和尼古丁:咖啡因效果最少可維持8小時,尼古丁會導致淺眠、提早醒來
  4. 避免睡前飲酒:抑制快速動眼期,並使睡眠片段化
  5. 避免睡前喝太多、吃太多,導致消化不良、跑廁所
  6. 盡可能避免服用影響睡眠的藥物(例:氣喘藥、安眠藥)
  7. 下午三點後不要小睡,以免晚上睡不著
  8. 睡前放鬆:不要煩惱煩心,可以閱讀或聽抒情音樂
  9. 睡前洗個熱水澡,或熱水沖沖手腳
  10. 臥室燈光調暗、溫度保持涼爽、不要放電子設備
  11. 適度日曬(每天至少30分鐘),有助於大腦分辨黑夜與白天
  12. 不要醒著還躺在床上:若躺了20分鐘仍睡不著,則下床做其他放鬆的活動,有睡意再回到床上

個人想法

為什麼要睡覺?第一次看到書名的反應:這是什麼問題?就連小孩子都了解睡眠的必要性。

矛盾的是,現今社會因講求效率、效能,多數人每天皆被龐大的工作量追著跑,導致大家只好變相壓縮睡眠時間,小孩熬夜K書,大人熬夜趕工作。

這些用睡眠換取時間的方式,究竟對我們的健康及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傷害,一直是我最大的疑問。

正巧前陣子對科普知識有興趣,再加上過去輪三班導致睡眠時間不固定的慘痛經驗,決定趁這個機會來認識一下睡眠這塊領域,順便看看有沒有什麼知識能改善現階段亂七八糟的作息。

這裡不得不讚賞一下《為什麼要睡覺》,畢竟是科普書籍,內容肯定少不了醫學專有名詞,不過作者對每個艱深的詞彙或主題,皆透過生動比喻來解釋,讀起來完全不會卡卡的。

而且一路看下來,完全能感受到作者對於睡眠領域研究多年的真摯熱忱及謹慎態度,每個結論皆使用大量生活化的案例、實驗來論證,不僅增加說服力,更能貼近大眾生活,更有帶入感、即視感。

另外,書中也有不少篇幅探討以下幾個我覺得蠻有趣的議題,這篇就不多提了,留給有興趣的人在書中找答案吧!

  • 老人為何睡眠品質差?睡眠時間短?
  • 小孩起的晚其實不是他們的錯?
  • 平日睡不飽,周末補眠是否能一筆勾銷?(答案是否!)
  • 作夢有助於修復心情、療癒傷痛?
  • 我睡不好,是因為真的失眠,還是單純缺乏睡眠而已?

如果想要一窺睡眠其中的奧秘,我十分推薦《為什麼要睡覺》!也希望大家能在這篇文章中,找到改善睡眠的方法,再次體驗一覺到天亮的樂趣~


讀了此文章的人,也讀了…


若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歡迎留言或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您的支持將是我持續分享所學的最大動力。

若對《為什麼要睡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HyRead試讀唷!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助,歡迎分享給親朋好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