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的愛情是最牢固的紐帶。
該如何尋找到心目中的理想伴侶,並和他/她產生聯結呢?
相信大家此時出現在腦中的想法應該不外乎分成兩類:積極主動、消極被動。
「被動等待」不是戀愛大師所建議的策略,這應該不難理解。然而像「主動追求」這種積極策略,居然也不被推崇,這就特別了!
今天要介紹的影片將透過商業行銷的角度,抽絲剝繭,分析為何我們不該「追求」愛情?
好奇的人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影片介紹
今天要分享的影片為2016年於TEDxFJU所發表的演講「為什麼不該追求愛情(Why shouldn’t we “pursue” love? )」,講者為大人學網站、Podcast節目大人的Small Talk的共同創辦人之一——張國洋(Joe,老僑),著有《愛情市場學》、《為何會拿好人卡?》,並開設「尋找完美伴侶的系統化做法」等熱門課程。
22分鐘左右的影片中,張國洋透過其身為專業商業顧問的角度,理性分析為何我們不該「追求」愛情,並針對不同階段的關係,提供三套更有效率的策略。
現在就帶大家來看這段影片的重點吧!
「追、求」,絕對不是個有效率的愛情策略
張國洋在開頭即一針見血地告訴大家:「愛情不應該是用『追』或『求』來的」!
為何呢?
求
「求」,即有懇求、拜託的意謂。
當懇求對方與我們認識或交往時,同時也在無形中把自己的位階放得比對方低。
可想而知,既然我們主動營造出他在上位、自己在下位的狀態,此時也很難怪罪對方為何會懷疑我們的價值,或是對我們不屑一顧。
追
同理,「追」雖然是仰賴金錢、禮品、服務等外部誘因來吸引對方注意,但此行為並不會提高我們的位階,更必定會衍生出以下其中一種我們不希望出現的問題。
- 對方躲得更遠(因擔心日後無法回報,選擇先逃之夭夭)
- 工具人(既然你甘願付出,那對方就不客氣地白吃白喝)
- 不確定性的交往(因為拿人手軟、不好意思而勉強試試看)
這樣看來,相信大家應該都恍然大悟,無論是愛情或是一般的人際關係,當兩人的位階落差過大,位階低的那方很難避免不在此段關係中受傷或被輕視。
而過去所推崇的「追求」策略,正是造成位階不平等的導火線之一呀!
另外補充一下,在張國洋所寫的《愛情市場學》也曾提過,不少條件很好、卻苦無對象的女生所執行的「等待別人追求」、「隨緣」、「聽天命」等被動策略也絕不是個好方法唷。
人與人應該透過「吸引」產生連結
既然前面分析過追和求都不是推薦的策略,那我們又應該如何與他人建立連結呢?
答案就是:「吸引」!
張國洋認為如果我們想要發展一段持續長期的人際關係,應從「行銷」的角度下手。
一旦建立了強而有力的個人品牌,即可像個磁鐵一樣,毫不費力的吸引對我們有興趣的人前來主動認識。
不過這個吸引力理論說起來簡單,事實上卻需要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建立。
所幸講者針對此問題提供以下三個不同階段的策略,不只對戀愛有幫助,更能運用在職場人際關係中:
💖長期策略:建構個人品牌,吸引同頻率的人
一旦建立了明確的個人品牌價值,即可吸引認同自己價值的人。
至於如何定義鮮明的個人品牌?大家不妨可以思考這個問題:「你的朋友會怎麼用一句話來介紹你?」
💖中期策略:主動傳遞自己的興趣嗜好、信念、想法
當你的個人品牌還不夠鮮明時,最好的推手即是自己!
此時我們應該主動發聲,告知周圍的人我們有這些想法、信念、擅長些什麼事、對什麼有興趣…,這麼一來,與你相似志趣的人即可更快的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你。
💖短期策略:創造連結,同時充實自己
假設此時我們尚未引起對方的興趣,無須氣餒,更千萬不要去追求!
這個時候最好的策略就是維持此條人際關係線,同時間趁此機會充實自己。只要你與他的人際關係線不斷,未來都還有可能性。
個人心得
「我們不該追求愛情!」
初次聽到這個主張,著實讓我驚嚇一陣子,為何「主動出擊」不被建議?
經過老師巧妙的比喻後,理解到一旦我們使用「追求」的手段,將自己姿態放低,把對方捧高高,怎能期望建立起一段平等的關係呢?
然而,像是蘋果手機、著名排隊名店等,明確標榜著自家品牌特色,即使售價更貴、取得不意,仍能吸引大批忠實粉絲慕名支持。這正是老師在「尋找完美伴侶的系統化做法」課程中所推薦的「吸引力迴路」!
至於想吸引到同頻率的人,清楚明確地將自身價值傳遞出去正是一大關鍵。
至於該如何有效率地執行此步驟,好奇的人不妨可以參考看看「尋找完美伴侶的系統化做法」這個課程,或是我先前所整理出的重點筆記唷!
👉延伸閱讀:【課程心得】大人學-尋找完美伴侶的系統化做法👈
TED系列文章
- TED想擺脫句點王、不再說錯話?資深記者精選十個為談話加分的技巧
- TED 「只要20小時學習」:掌握四個訣竅,所有事皆難不倒你
- TED 無法激勵自己做出改變?也許你該試試這三招
- TED「拖延大師的腦子在想什麼」:一張圖破解腦袋,終止拖延
- TED「專注漏斗」:利用「拖延」,讓明天的時間倍增
- TED《黃金圈法則》一張圖搞懂蘋果為何這麼多忠誠擁護者
大人學相關文章
- 《愛情市場學》與其等待愛情,妳更應該這樣做
- 《大人學選擇》成熟大人必備的七個理性決策原則,做決定不再只憑感覺
- 錢要花在刀口上!買這七種產品,反而替自己創造更大的價值
- 四種斬斷焦慮恐慌的方法!不是你想太多,而是想太少
- 【課程心得】大人學-尋找完美伴侶的系統化做法
讀了此文章的人,也讀了…
- 《愛之語》原來我們都愛錯方式了,破解五種語言並找回愛情
- 《被討厭的勇氣》具備這4種阿德勒人生勇氣,不須再看別人臉色
- 《安靜,就是力量》六個建議,讓內向從此成為你的優勢
- 《人脈變現》比起家人朋友,這類人更能激盪創意和靈感
- 人生演算法:開啟內在原力,你只需調整這十個人生設定
若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歡迎留言或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您的支持將是我持續分享所學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