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大解密》不須少吃多動,六步驟醫師帶你擺脫肥胖

by Vanessa
《肥胖大解密》不須少吃多動,六步驟醫師帶你擺脫肥胖

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方向,性格決定命運,生活方式決定健康。

讀這本書的動機

隨著社會越來越發達,超市、便利商店接近在咫尺,即便不想外出也能叫個外送,著實又方便又省時,不過此情況也間接造就了現今社會最常見的文明病之一——肥胖。

究竟肥胖問題是怎麼產生的?為何靠節食、大幅度增加運動量,減重效果仍不佳、難以長時間維持?

今天要介紹的《肥胖大解密》,將透過縝密的科學實證資料,分析「少吃多動減肥法」難以持之以恆、事倍功半的原因,點破現代人減重的盲點,並提供正確的減肥方法和健康觀念。

《肥胖大解密》介紹(節自博客來)

《肥胖大解密》封面
《肥胖大解密》封面

為什麼無論是控制卡路里還是拚命運動都瘦不下來?難道我還不夠努力?不!是因為全世界的人,甚至醫生的觀念都錯了!胰島素才是控制體重的關鍵!

想要擁有完美的體重與身材,先從建立正確觀念開始。擁有正確的觀念,才能施行真正有效的減重課程。跟著傑森.馮醫師施行六步驟打破胰島素阻抗的惡性循環,永遠告別肥胖症。

推薦度:★★★★★(滿分五顆星)

適合:透過少吃多動卻仍屢次失敗、想減重、建立健康飲食觀念的人

作者介紹

傑森.馮(Jason Fung),加拿大腎科醫師,同時也是間歇性斷食與低碳高脂飲食的專家。

目前創辦飲食加強管理計畫課程,利用斷食法來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和過度肥胖的人,幫忙他們擺脫胰島素抗性、糖尿病、和過度肥胖的問題。著有:《斷食全書》

六大錯誤減重觀念

#1:少吃就能瘦

如果你以為人體像個儲藏室一樣,只要「攝取的卡路里<消耗的卡路里」,就能成功減重,那就大錯特錯了。

事實上,消耗與攝取兩者關係密切。為了維持基本生存,人體皆有個「代償機制」:攝取的少,消耗也會連帶下降。如此一來,想靠節食來瘦身並非長久之計。


#2:肥胖是不運動造成的

我們常認為會胖就是因為太懶得運動,多運動就能瘦了!

運動雖確實會增加卡路里的消耗,同樣也會造成胃口大開、攝取卡路里增加(多一小時運動,平均多攝取292卡路里)。

另外研究更發現,運動和肥胖的關聯性其實只佔5%而已,飲食才是真正的關鍵(95%)。


#3:精算每個食物的卡路里

試想看看,同樣100大卡的蔬菜和洋芋片,在體內造成的影響(血糖波動、飽足感、營養成分)應該完全不一樣吧?

馮醫師認為卡路里只是能量單位,並不能擔任健康飲食的準則,更不能避免肥胖問題。

真正導致肥胖的,不是卡路里的多寡,而是胰島素的分泌。


#4:少量多餐,避免正餐暴飲暴食

雖然在兩個正餐間吃些小點心,的確能減少正餐攝取,但反過來看,這些點心通常都是加工食品,熱量更高,成份更不健康。

另外頻繁進食,導致體內血糖和胰島素濃度不幅度波動,反而更容易造成肥胖。


#5:進食行為可靠意識控制

我們常會錯怪那些肥胖者,覺得他們就是太貪吃才會落得此下場。

不過研究指出,何時該進食、何時該停止,皆是由荷爾蒙調控,而無法用意志力去克制的。

馮醫師更發現:「過度進食不會變胖,反而是肥胖導致過度進食」,正因為肥胖者體內的瘦素濃度(產生飽足感的荷爾蒙)相對正常人還低許多,造成他們始終都吃不飽的惡性循環。


#6:早餐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

人體皆內建的功能—「黎明現象」:睡醒前體內會自動刺激荷爾蒙運作,製造能量來應付早晨活動,所以起床時通常不會餓。

但因食品廣告業者洗腦式行銷,使我們過去總以為早餐很重要、不能錯過。

不過,在不餓的狀態下強迫進食,兩者是否矛盾,值得大家認真思考。

Photo by Brooke Lark on Unsplash

真正造成肥胖的因素

了解完上述六大點錯誤減重觀念後,我們要來看看究竟什麼才是造成肥胖的關鍵~

根據馮醫師的研究發現,肥胖其實主要是荷爾蒙失衡的問題(胰島素過高、瘦素分泌不足…)。

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

由於胰島素分泌越多,體內儲存越多醣類和脂肪。

而長期居高不下的胰島素濃度,容易導致胰島素阻抗,體內代償性地分泌更多胰島素,進而儲存更多脂肪。(從受試者發現,肥胖者的胰島素濃度比正常人高出20%)

💡小補充:胰島素阻抗(節錄自台灣醫事檢驗協會)
胰島素阻抗是指人體肝臟、肌肉、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血液的葡萄糖無法順利進入細胞中進行分解及能量的提供,身體為補償此反應,讓胰臟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導致患者血液中有高濃度胰島素的現象。
而胰島素阻抗是誘發心血管疾病、早期心臟疾病、脂肪肝、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多囊卵巢症候群,甚至癌症的風險因子。

導致長期胰島素上升的因素

飲食(吃什麼、吃的頻率)、慢性壓力(婚姻、工作、人際關係)、睡眠不足…等,皆是常見造成胰島素長期上升的因素。

六步驟打破胰島素阻抗的惡性循環

針對這三個影響胰島素分泌的關鍵,馮醫師也各自提出相對應的改善建議。

關於慢性壓力的排解,醫師建議大家可以透過冥想來改善。對冥想好奇的朋友們,可以參考看看這本比爾.蓋茲強力推薦的《Headspace冥想正念手冊》,每天只要十分鐘即可幫助大腦排毒~

至於有睡眠困擾的朋友,不妨參考看看這本集結數十年研究的睡眠百科全書—《為什麼要睡覺》,書中作者更提供12個提升睡眠品質的終極秘訣。

既然前面提到飲食與肥胖有高度關聯性,接下來的篇幅將著重於飲食方面的改善。

無論你是否有肥胖的困擾,若想要朝著健康飲食、健康人生邁進,以下六個飲食上的建議皆值得大家參考唷~

#1:減少額外添加糖的攝取

由於糖會高度、立即性影響胰島素上升,應盡可能避免過度攝取。

除了大家熟知的零食、糕點、含糖飲料外,醬汁、調酒和人工甜味劑(雖無熱量,但會導致胰島素上升、食慾增加),皆是可能的陷阱唷~

🧀馮醫師推薦的含糖點心:當季新鮮水果、堅果、起司、70%以上的黑巧克力🧀


#2:減少精製穀物的攝取

像是麵、麵包,這些穀類經過磨製、純化,大幅度濃縮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吃下去後不但能快速消化、吸收,更容易攝取過量、快速升高血糖和胰島素。

🌾馮醫師推薦的穀物選擇標準:天然不精製、全榖、無添加(像cereal就不合格)🌾


#3:攝取適度蛋白質

每天建議攝取20-30%的蛋白質,若飲食許可,最好植物性及動物性都要攝取(因兩者涵蓋的營養成分略有差異)。

若真要認真比較兩者影響胰島素的波動高低,植物性的影響較動物性小一些。


#4:增加天然脂肪的攝取

好的油脂不但不具致胖性、對胰島素刺激低於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其中Omega-3更能抗發炎

🐟富含Omega-3的選擇:亞麻仁籽、核桃、深海魚油🐟

不過要注意,高度加工蔬菜油因含有過多的Omega-6(高發炎性),反而是個陷阱。

🥑馮醫師推薦的天然油脂:橄欖油、椰子油、酪梨、堅果、牛油、豬油🥑


#5:增加保護因子的攝取

像是纖維質,因較佔空間,能增加飽足感,順便協助排便、延後胰島素上升。而天然、無添加糖的醋,則降低胰島素上升的效果。


#6:間歇性斷食

藉由減少進食時間和頻率,達到降低胰島素分泌的成效,進而加速體內脂肪燃燒的效率。

若對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有興趣的朋友,馮醫師與知名減重達人合著的《斷食全書》也有更詳細的介紹。

另外全球醫學權威期刊NEJM也針對間歇性斷食的原理、該如何健康執行、能帶給人體哪些良好影響,整理出一系列專業建議。

Photo by Brooke Lark on Unsplash

個人心得

過去提到減肥,大家建議的方法不外乎是「少吃多動」、「吃仙女餐」、「用意志力克制」、「間歇幸斷食」,這些「道理」我們都曉得,但為何減重仍是條遙遙無期的道路呢?

知名心理學書籍《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提到,改變需要經歷一連串階段:

  • 第一階段:前思考期(尚未意識到問題)
  • 第二階段:思考期(意識到問題,但不認為是自己的問題)
  • 第三階段:準備期(查詢相關資料)
  • 第四階段:行動期(制定計畫,積極做出改變)
  • 第五階段:維持期(長期保持這項改變)

對於一位體重常像溜溜球一樣反反覆覆的人,若將減重計畫套用在此改變模板中,最好的破解方法,第一步就是先認識肥胖(準備期),而《肥胖大解密》正是不錯的入門書籍。書中馮醫師用眾多科學研究佐證,讓我們得以了解到肥胖不只是個人行為造成的,更與荷爾蒙失衡息息相關。

而破解的第二步驟:改變生活習慣(行動期)。除了壓力、睡眠、運動外,飲食更是至關重要。

除了書中提供的六點飲食建議,前陣子由台灣減重醫師宋晏仁所提倡的「211餐盤」(標榜著減重也能吃很飽),也是個人蠻推薦的選擇之一。未來有機會也將陸續跟大家分享著名的「211餐盤」及醫師的著作《終生瘦用 211全平衡瘦身法》。

第三步驟:維持期,則是此計畫中最有挑戰的階段。減重、維持健康飲食並不是一時的行為,而是一條長期抗戰的路。除了透過「紀律」、「自制力」來控制外,「改變身分認同」也是重要的關鍵之一。

想要在長期執行健康計畫,並將這套習慣無痛的融入生活中,即可參考《原子習慣》,書中將一步一步帶領大家建構出好習慣迴路。

最後推薦此本書給對健康、減重有興趣的讀友們,《肥胖大解密》將是一本淺顯易懂、又顛覆過去傳統飲食觀念的健康科普書~


免責聲明

此篇文章內容節錄於《肥胖大解密》、以及部分個人心得。由於每個人體質、身體狀況皆不同,建議調整飲食習慣及執行間歇性斷食前,請先與專業醫師、營養師討論。


飲食相關文章


讀了此文章的人,也讀了…


若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歡迎留言或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您的支持將是我持續分享所學的最大動力。
若對《肥胖大解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博客來試讀唷!

您可能會有興趣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