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明白是自己創造了自己身體每一個「疾病」。
掌握了自己的身體,也就掌握了自己的生活。給身體提供了足夠的能量就會徹底改變自己生活。
讀這本書的動機
去年的某天,不經意發現隔壁同事吃飯時間都不用餐,好奇追問下才得知他正在實行「168斷食法」。
初次聽到利用「斷食」來減重,很納悶這樣不會太痛苦嗎?會不會營養不良、餓得雙眼發黑呢?
然而今年因緣際會看到減重名醫宋晏仁醫師推廣斷食的影片,再加上國外多名醫師也在Youtube中宣導現代人高頻率的飲食習慣正是引發肥胖、第二型糖尿病的元兇之一,使我開始對「斷食」產生濃厚好奇心和興趣。
前些時間讀完國際醫療權威期刊NEJM針對間歇性斷食的介紹後(有幫大家整理出重點筆記唷~),為了更深入了解斷食對身體的影響、該如何執行、何時可以吃…等問題,決定從今天要介紹的《斷食全書》來找答案。
好奇「斷食」的朋友們,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斷食全書》介紹
由《生酮治病飲食全書》作者吉米.摩爾,攜手《肥胖大解密》作者、腎臟科醫師傑森.馮,一步步引導你找回身體自癒力的最佳斷食經典。書中內容不僅有臨床實證的理論基礎,作者們更為新手們充分準備了不少知識,包含:斷食前後的注意事項、疑問解答、成功案例及食譜。
推薦度:★★★★★(滿分五顆星)
適合:對間歇性斷食有興趣、想找回健康身體、本身有肥胖困擾、發現自己總是吃不停的人
作者介紹
傑森.馮(Jason Fung),加拿大腎臟科醫師。目前創辦飲食加強管理計畫課程,利用斷食法來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和過度肥胖的人,幫忙他們擺脫胰島素抗性、糖尿病、和過度肥胖的問題。著有:《肥胖大揭密》。
吉米.摩爾(Jimmy Moore),減重作家、人氣部落格《低碳生活》版主。2004年驚人地減重近46公斤之後,積極投入醫療保健的領域,同時主持有史以來播映壽命最長、排行榜第一的iTunes健康秀播客節目《低碳生活翦影秀》。著有:《生酮治病飲食全書》、《生酮食譜》、《透析膽固醇》。
什麼是斷食?
斷食(Fasting),顧名思義就是「中斷飲食」。至於為何要中斷飲食呢?我們得先從飲食在人體內產生什麼變化說起。
當我們進食時,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後會導致血糖升高,連帶著體內胰島素分泌也會提高。而胰島素會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儲存成肝醣,而多餘的肝醣則轉變成脂肪儲存。
而當斷食期間,因沒有外在能量補充進體內,身體轉而燃燒先前儲存的肝醣來產生能量,當肝醣不夠時則改燃燒脂肪當燃料。
如果以上太難懂的話,簡單來說就是:無時無刻飲食造成體內胰島素頻繁分泌,不但促使體內不停儲存脂肪,原先的脂肪更是沒有機會被拿出來燃燒,導致體內脂肪越來越多。
既然了解到高頻率飲食是過度肥胖的關鍵,那麼間歇性斷食的目的正是透過減少進食時間,來減少胰島素分泌次數。
斷食的好處、效果
這部分應該是不少人最在乎的重點吧?
斷食除了常和減脂綁在一起,其實還能帶來不少其它附加的好處唷~(以下列出幾點書中所提到的)
- 減重、減少體脂
- 頭腦更清楚、更清晰,提振精神
- 降低血糖、血膽固醇、血壓
- 改善胰島素敏感性(Insulin sensitivity)
- 擺脫體內多餘鹽分和水分
- 抗老化、加快新陳代謝
- 減輕脹氣問題
- 生長激素上升(生長激素低下易造成體脂肪上升、肌肉量減少、骨密度下降)
關於間歇性斷食對健康、老化和疾病的影響,國際醫學權威NEJM於2019年也曾深入探討此議題,有興趣的人不妨可參考我先前所整理的重點筆記唷~
👉延伸閱讀:間歇性斷食是什麼?國際醫學期刊NEJM教你如何正確執行👈
誰不能斷食?
看到這邊應該不少人躍躍欲試吧?不過書中也提醒到,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採用斷食法。
不該斷食的族群 | 應先和醫生討論的族群 |
---|---|
▪ 嚴重營養不良(體脂肪<4%或BMI<20) ▪ 孕婦、哺乳婦女 (因母體需大量營養來供應胎兒) ▪ 十八歲以下的小孩 (因正在發育階段,需要大量營養) | ▪ 痛風 ▪ 正在服藥的人 ▪ 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的人 ▪ 胃食道逆流患者 ▪ 重大疾病患者 ▪ 有酗酒、藥物濫用問題 ▪ 過去六個月內體重無故減少10%的人 |
📢小提醒:即便你不屬於上述類型,仍建議在執行前先詢問過專業醫師、營養師。
斷食的種類
雖然坊間大多統稱為間歇性斷食,不過根據斷食時間、頻率的不同,仍衍生出多種類斷食法。
以下將介紹幾個大家最常見的間歇性斷食法:
根據斷食時間長短
- 基本入門款:十二小時斷食(晚餐吃完不再吃消夜,一路到隔天早餐)
- 輕斷食:168斷食(16小時斷食:跳過早餐,只吃午餐和晚餐)
- 進階款:204斷食(20小時斷食,進食時間控制在四小時內)
- 長斷食:二十四小時斷食(作者認為每周兩到三次長斷食,就會有不錯的效果)
根據斷食頻率
- 5:2斷食法(五天正常飲食,兩天攝取低熱量)
- 隔天斷食法(一天正常進食、一天攝取低熱量交替)
特殊斷食法(書中不建議讀者輕易自行嘗試)
- 36小時斷食
- 48小時斷食
- 七到十四天斷食
- 乾斷食(水也不可喝,如:穆斯林齋戒月)
以上幾種斷食法,主要差別在於時間長短、斷食頻率不同。要注意的是,沒有哪一種斷食法最好,只有哪一種最適合自己的身體,建議新手們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即可。
斷食期間小訣竅
新手要進行間歇性斷食法,最常見的困擾就是:禁食時間好想吃東西唷~😋😋
針對這個困擾,《斷食全書》很貼心地為大家提供了以下幾個協助維持斷食的小訣竅:
- 盡可能避開會引起飢餓的食物刺激
- 避開人工代糖(雖不提供熱量,卻會促使饑餓感生成和胰島素分泌)
- 保持忙碌,忙碌時常常會廢寢忘食
- 每天至少補充兩公升水(水、氣泡水、無糖茶、花草茶、黑咖啡皆可)
- 適度補充鹽分(若餓的話,可自己熬骨高湯,加一些鹽巴)
另外作者提到,人類大腦容易容易受到聽覺(食物烹煮聲音)、視覺(看到別人吃飯)、嗅覺(聞到麵包香味)、時間(中午到就餓了)、商業綑綁(看電影要配爆米花)影響,而丟出飢餓的訊號,但實際上我們身體並非飢餓,只是嘴饞、被制約而已。
不過要注意的是,斷食並不會造成身體不舒服,若出現身體不適,應立即停止斷食,並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進食該怎麼吃?
說了這麼多不吃東西的部分,也該是時候談談進食時間該怎麼犒賞自己吃了?
吃什麼?
書中建議理想的飲食原則為「低精緻碳水化合物+高天然油脂+適量蛋白質」。
- 碳水化合物:選擇原型澱粉(地瓜、南瓜、芋頭),避免精緻澱粉(麵、麵包、餅乾)
- 油脂:盡可能使用天然油脂(橄欖油、堅果、酪梨、野生鮭魚),避免人工油脂(人造奶油、奶精)
- 蛋白質:植物性(豆腐、豆干)及動物性(魚、雞、雞蛋等)最好都要攝取(當然吃素的例外)
基本上以上的食材若都來自於全天然的非加工食品最好。另外作者提到,若有持續長時間斷食的習慣,建議不用刻意限制卡路里,但還是要遵守理想的飲食原則(低精緻碳水化合物+高天然油脂+適量蛋白質)。
吃多少?
只要吃飽即可,但不要吃到撐。
若擔心自己經歷長時間斷食,一進食時難以克制地報復性心態,可先吃點小零食,等身體慢慢適應、半小時後再吃正餐。
🥗小零食選擇:一碗蔬菜湯、1/3杯堅果、一匙花生醬、一小碗生菜沙拉、或幾片火腿
何時吃?
至於要何時吃,並沒有特別的規定,大家可根據生活作息、工作形態、個人作息來調整進食的時間。
不過若真要比較,有研究顯示同份量食物所引起體內胰島素分泌的量,晚上比白天還多(又以晚上八點最高),而中午到下午三點之間則是較理想的進食時間。
如何長期執行斷食計畫?
斷食法看似好處多多,但不少人最終仍以失敗收場,開頭提到的那位同事在不久後也表示自己放棄了:因為太難持續了!
基於這類原因,《斷食全書》建議大家在執行前及實施當中,皆應注意以下幾點:
- 清楚知道自己執行的目標、原因(有目標才有激勵自己的動機)
- 根據成效,隨時調整策略(拉長或縮短斷食時間)
- 不要告訴其他人(因為多數親友會勸阻你,告訴你這不健康、很自虐😂)
- 給自己一個月來適應(身體已習慣用食物當燃料來源,現在改從燃燒脂肪是需要時間的)
- 把斷食融入生活作息中,保持彈性,不須為此侷限社交活動
- 偶爾中斷斷食是OK的!不過沒有斷食時,也要遵守理想飲食原則
個人心得
回首初次從同事聽到間歇性斷食法時,不僅當下很震驚,還一直用各種「健康」理由勸退他。哪知道一年後的我,自己也成了斷食法的其中一員。
當然我並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或專業人士,也沒有意圖要歌頌斷食法的種種優點,但單就我個人這一年來的經驗和身體上的轉變,仍想分享給有興趣的人知道。
飲食上的變化
- 從原先一日三餐+消夜+小點心,轉變到一日一至二餐+小點心
- 從過去以澱粉為主食(炒飯、炒麵、漢堡),到現在青菜佔大多、適度蛋白質和少量澱粉(但最愛的麵包、麵條還是很難戒)
- 從一天只喝500cc,到現在不喝兩公升對不起自己
- 現在買東西時,都會翻到背後看成分、營養標示,盡可能少買成分不明或垃圾食物
- 盡可能減少食用加工食物(香腸、番茄醬),但偶爾還是會破戒~
心靈上的變化
如果要說什麼心靈變更富足、更平靜,老實說並沒有~😂
不過倒是不用像以前一直煩惱每一餐要吃什麼,空出更多心力給其他更重要的事。另外因為一天只吃一餐,變得會更珍惜每次吃下去的食物,有種得來不易的感覺!
身體上的變化
因為偶爾還是會放縱自己,所以在體脂部分並沒下降得像網路上說的那麼誇張,不過褲子寬鬆程度倒是蠻有感的。
加上看完NEJM那篇,自己平時都會做一些肌力訓練,所以體能變差、肌肉量變少等情況都沒有遇到。
另外,因為不吃午餐的關係,下午時不再像過去一樣會疲倦感襲來,反而更加有精神!(即便習慣吃午餐,只要減少服用過多碳水化合物,也能避免血糖短時間內波動過大,連帶導致疲勞)
至於你問我每天少吃幾餐,荷包上是否也有變化呢?
很不好意思,錢包瘦的速度還是跟以前差不多💸💸~
雖然斷食的確可以減少吃東西的頻率,但正因為吃的東西少,同時會要求自己要吃得精。以前忙碌時可能就嗑個麵包、泡麵、便當,不需花費很多錢,但現在不是自己煮,就是夾自助餐,其實並沒有省到多少~
無論你是否支持此種飲食法,希望以上的心得或多或少能給你點幫助。
免責聲明
此篇文章內容節錄於《斷食全書》、以及部分個人心得。由於每個人體質、身體狀況皆不同,建議執行間歇性斷食前,請先與專業醫師、營養師討論。
飲食相關文章
讀了此文章的人,也讀了…
- 《為什麼要睡覺》一夜好眠不求人(含精選12個睡眠終極建議)
- 《原子習慣》只要四個步驟,無痛也能養成好習慣
- 《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起床後四個習慣,打造充實的一天
- 【COVID-19】AZ疫苗 施打經驗分享(含副作用記錄及所有流程)
- 【COVID-19】AZ疫苗混打莫德納經驗分享(含副作用記錄及所有流程)
若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歡迎留言或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您的支持將是我持續分享所學的最大動力。
若對《 斷食全書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博客來試讀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