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很簡單,卻也不容易。
(Investing is simple, but not easy. )
股神 巴菲特(Warren Buffett)
讀這本書的動機
身為價值投資者,這一年來從一個投資新手進展到投資弱雞🐣🐣,最常聽老師感嘆道:「投資其實很簡單,但不知怎麼搞的,大家都喜歡越搞越複雜。」
簡單在只要學會相關的知識、掌握技巧並遵守原則,人人都可以投資。但難就難在我們很常輕易地拋下這些原則,聽信別人的「投資建議」,把投資搞得亂七八糟。
《漫步華爾街的十條投資金律》的作者墨基爾也感同身受,決定精選出十條投資金律供投資新手參考。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本經典書中十條投資金律的重點吧!
《漫步華爾街的十條投資金律》介紹

本書的前身為作者墨基爾於1973年出版的經典著作《漫步華爾街》,至今五十年來仍然在投資界暢銷不墜。但因內容過多艱深的專有名詞與概念,作者應編輯要求擷取其中精華並轉化為淺顯易懂的話語,最終促成了《漫步華爾街的十條投資金律》的誕生,方便一般人也能按部就班、實際操作。
不但是《時代雜誌》票選十大個人理財書籍,更被評為《漫步華爾街》投資實務版、一本言簡意賅的入門投資指南。
推薦度:★★★☆☆(滿分五顆星)
適合:投資新手、期望投資可以簡單化、想建立正確投資心態、投資老鳥、尚未閱讀《漫步華爾街》的人
作者介紹
墨基爾(Burton G. Malkiel),為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系化學銀行講座退休教授、投顧機器人公司Wealthfront首席投資長。曾任美國總統經濟諮詢委員會委員,且擔任幾家大公司的董事。著有投資經典書《漫步華爾街》。

漫步華爾街的十條投資金律
- 現在開始儲蓄,絕不拖延
- 養成存錢的習慣
- 手上持有足夠的現金
- 善用各種節稅管道
- 資產配置須符合你的狀況
- 分散投資風險
- 別讓費用吃掉獲利
- 對市場保持謙卑
- 投資指數型基金
- 避開投資人的盲點
如果你以為看完這十條金律就了解這本書的精隨、錯過接下來的內容,那就太可惜了!
由於書中的內容較為分散,這裡就簡單整理幾個我認為很重要的重點供大家參考。現在就一起看下去吧!
四大投資工具
市面上充滿著五花八門的投資方式,作者建議初學者應先瞭解以下四種最基本的投資工具:
- 現金
- 股票
- 債券
- 不動產
現金泛指可快速轉換成貨幣的工具,例:貨幣、支票、銀行的儲蓄存款….等。
債券屬於固定收益型投資,因為買方能事先知道利息發放的日期和金額獲得固定的定期利息,到期時也可得到全額償還的本金。
其中不動產為四者中最不受通膨影響的投資工具。
很重要的是,作者並不認為保險、黃金和收藏品屬於投資工具。
對於保險,應作為基本的保障,而不是創造財富的工具。
黃金如同物品一樣,不但賺不到利息,也不會生股息。
至於收藏品則能滿足人類審美的樂趣,但其保管及收藏成本都很貴,且無法帶來定期收益。
投資前準備
這部分的重點有三個:辭退你的投資顧問、立刻開始存錢、對市場保持謙卑。
辭退你的投資顧問
書本開頭就告知讀者,投資首要條件即是:千萬不要盲目聽從所謂的投資「專家」。他們擅長把理財世界搞得很複雜,卻不一定清楚知道該如何正確去投資。
事實上,他們賣的僅是信任感,而非投資商品。他們專注的不是投資績效的好壞,而是從你手中賺到多少錢。
富比士(Forbes)雜誌發行人邁爾康.福布斯(Malcolm Forbes):「致富的方法不是聽從他人的投資建議,而是丟掉那些投資建議。」
停止找藉口,立刻存錢
成千上萬種理財書籍中,一定可以找到一個大家共通的關鍵字:「開源節流」,然而此書作者更強調:「立刻」和「存錢」。
為何要立刻呢?
《原子習慣》曾提過:「每天只要進步1%,一年後就會進步37倍。」
這就是複利效應的偉大之處,即便一開始投資金額再大,也比不上及早投資來得重要,所以要投資就要盡快從存錢開始。
之前介紹股神巴菲特投資七大原則中也提到他本人的淨資產也是複利的最佳例子。
再來是存錢,推薦一個懶人方式:自動化存錢法。無論是透過政府或公司的退休金制度、勞退自提,或自行規劃儲蓄目標皆通用。
若想要自行存錢,可以申請銀行自動轉帳的功能。在收到薪資的那一刻,將部分薪水立刻轉到一個自己動不了的帳戶,而這個帳戶就是你未來退休基金的戶頭(非到退休時絕不動用)。
對市場保持謙卑
作者一再強調,無論新手或老鳥們應避免三大投資盲點:過度自信、從眾效應及掌控的錯覺。最好的態度應是「對市場保持謙卑」,不要過度預測股市的漲跌,並專注風險。
資產配置、分散風險
不管投資績效多好,每個人都要注意的準則即是「雞蛋不要放在同個籃子」,進而分散風險。
影響每個人資產配置的三個重要因素:
- 年紀:影響投資工具(現金、股票、債券、不動產)的組合
- 財務狀況:非投資收入(如:薪水)和穩定度,將影響風險承擔能力
- 個性:保守或積極的差異,決定了風險容忍程度,及你願意為了高報酬所承擔的風險程度
另外,作者也提供其他分散風險的方法,例如:定期定額(DCA)、持有國際股票、長期投資…等。
如果你決定開始投資股票,先要確定自己是那種在眾人不看好股市的時候,也不會輕易放棄的人。」
長期持有
有別於一般人在股市中快速殺進殺出,作者認為持有股票的時間越長,越能降低投資股票的風險。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股票,作者根據「預計持股的時間」及「可承受損失的能力」,分別給出了他建議持股的比例。
預計持股的時間
如果你打算持有不超過五年,作者認為你可以直接跳過股票這個工具。唯有願意長期持有的人,其持股比率才建議逐步拉高。

可承受損失的能力
股票與其他投資工具相比,波動較大一些。如果可承受的損失越小,建議可減少持股的比例,分散風險到其他投資工具,建立一個睡得著覺的資產配置。
四個投資被動型指數型基金的好處
- 簡單上手,不須自己挑選一千股
- 成本較主動型基金低
- 報酬比主動型基金高
- 分散風險
正因為這幾個好處,使作者十分推薦長期投資被動型指數型基金,更連帶影響到美國共同基金公司領航投資(The Vanguard Group)創辦者約翰.柏格,促使他在1975年發行了全球第一檔指數型基金。

心得
如同《漫步華爾街的十條投資金律》作者墨基爾(Burton G. Malkiel)說的:「投資其實不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可惜很多投資專家常常用很少人聽得懂的話高談闊論。」
有感於那些「專家」們隨意操控著不明究理的投資者,作者決定整理出《漫步華爾街的十條投資金律》,從投資前準備、心態建立,到較深入的投資必備知識及個人化投資方式,墨基爾系統化提出了許多簡單卻實用的理財建議。若能確實掌握這些要點,將有機會幫我們省去大量摸索的時間與代價。
投資理財延伸閱讀
-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五個面向,打造有錢人的腦袋
- 《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提早退休不是夢:席捲全球的理財運動
-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一本顛覆你對金錢認知的好書
- 《漫步華爾街的十條投資金律》一本書掌握投資前最重要的事
- 《致富心態》給投資小白的十八堂必修課,你都修完了嗎?
- 《護城河投資優勢》五個指標,跟著股神巴菲特選股
- 錢要花在刀口上!買這七種產品,反而替自己創造更大的價值
讀了此文章的人,也讀了…
- 《平民保險王》:精選五大原則,只買你需要的保險
- 《成為華倫.巴菲特》:七個股神堅守一輩子的投資準則
- 《成為華倫.巴菲特》:造就股神的四個關鍵生活祕訣
- TED《黃金圈法則》一張圖搞懂蘋果為何這麼多忠誠擁護者
- TED《五秒法則》只需五秒鐘,停止搞砸你的人生
若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歡迎留言或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您的支持將是我持續分享所學的最大動力。
若對《漫步華爾街的十條投資金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博客來試讀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