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的人總愛談論這個世界的不公平,可歸根結底,那都是自己一次次選擇的結果。一個再富有的人,如果沒有闊大的格局,也會有衰敗的一天。
讀這本書的動機
2020年初時第一次接觸到《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書中鉅細靡遺地對比窮人和有錢人的思維模式,當時讀完感想只有震驚和懷疑。
一方面震驚於自己幾乎是書中所謂的「窮人腦袋」,另一方面更質疑作者主張的「有錢人腦袋」像個聖人一樣過度理想化。
帶著這份五味雜陳的矛盾感,這本書也被我封存了一年。
直到前幾天心血來潮重新閱讀,意外發現過去我嗤之以鼻的觀念,讀起來不再衝擊,甚至在這一年間默默地影響我很多思考和行為。
決定藉這次的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介紹

一上市就登上《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等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至今仍長年穩居暢銷排行版,更被譽為理財新手必讀的入門書籍之一。
推薦度:★★★★★(滿分五顆星)
適合:新手建立理財觀念、賺很多錢卻始終守不住、想用不同角度檢視理財觀念的每個人
讓我們一起換個「有錢人的腦袋」吧!
作者介紹
T.哈福.艾克 (T. Harv Eker)現為「巔峰潛能訓練公司」(Peak Potentials Training)董事長及暢銷書作者,並開設「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密集訓練課程」(MMI)。
過去十幾次創業總是大起大落,直到開始研究有錢人的金錢思維和金錢觀,自我反思,徹底修改「金錢藍圖」,財富便大幅度改善,更成為億萬富翁。而本書《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即是其研究的精髓。
金錢藍圖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主張每個人腦中都擁有一張「金錢藍圖」,這個藍圖反映你掌管金錢的能力及態度。
如果藍圖只有一千元,我們就只有管理這一千元以內的能力,一旦超過了就容易心慌,不知道如何有效運用,導致多餘的錢財被亂花。如同多數樂透得主快速獲得一筆財富,卻因金錢藍圖未同時長大,最終又回到中獎前的經濟狀況。
影響金錢藍圖的三個原因:
- 語言設定:過去聽到關於金錢的每句話(例:有錢人都很貪婪、有錢能使鬼推磨),可能都烙印腦海中,潛意識支配我們的金錢觀
- 模仿:多數人的金錢觀皆受到過去父母對錢的態度而有所影響(例:父母過度節省導致小孩長大報復性花錢)
- 特殊事件:過去曾有過什麼和金錢有關的體悟和經驗(例:親友意外過世可能導致其 他人過度「及時行樂」,成了月光族)
大家可以透過上面三點,察覺一下現在的金錢藍圖是否正遇到了什麼阻礙,試著釐清這個思考模式對自己產生什麼影響。
接下來將提供書中最精華的有錢人思維,協助你改變思維、重新設定,幫自己換一顆「有錢人的腦袋」吧!
有錢人的腦袋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書中對比了17種有錢人和窮人的思考方式,一針見血地剖析兩種人內心想法,並在每章節後提供一套具體的「換腦袋」步驟。
這裡我個人統整成五大面向來討論:人生決定權、行動力、格局、學習、金錢管理。
人生決定權
有錢人相信「我創造我的人生」;窮人相信「人生發生在我身上」。
窮人擅長透過怪罪、找藉口、抱怨,塑造受害者的形象,來合理化自己的失敗。
🔨如何換個有錢人腦袋?🔨
請相信你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上,認真為自己的目標和夢想奮鬥,別讓自己成為「受害者」,並遠離那些「受害者」。
行動力
有錢人就算恐懼也會行動;窮人卻讓恐懼阻擋他們的行動。
差別在於:行動和啟動。
有錢人相信行動是想法和結果之間的橋樑,願意為了目標而踏出舒適圈。
窮人則堅持要先為某想法做「萬全」準備,才願意行動。然而這個心態其實只是在逃避問題而已。
🔨如何換個有錢人腦袋?🔨
有錢人成功的關鍵在於他們勇於嘗試,從錯中學(Test and Learn)。唯有踏出第一步,你才有機會看到該領域的全面,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切入點。
格局
有錢人想的很大;窮人想的很小。
有錢人專注於未來,即使道路不明確,他們看到的都是機會及可能帶來的報酬。
但窮人眼界較窄,只在乎眼前,只看到障礙、思考如何不要虧損。
面對魚與熊掌兩種都想擁有的夢想,有錢人敢為自己去爭取,思考「怎麼做才能兩者兼得?」;而窮人只會畫地自限,糾結「兩者之間該如何二選一?」。
另外有些窮人打從心底排斥或鄙視有錢人,見不得別人好,總是專注於成功人士的任何一點失誤並咬著不放。
🔨如何換個有錢人腦袋?🔨
根據吸引力法則,當你專注某一樣事物,這件事就會放大,全宇宙也會盡力幫你達成這個目標。所以請革除酸葡萄心態,把專注力放在自己身上,不要再錙銖必較,將眼光放更廣、更長遠。
學習
有錢人持續學習;窮人認為已經知道一切。
窮人總對有錢人的成功祕訣嗤之以鼻,覺得自己早就曉得了,但又不願意去學習更多新知來充實自己。
而有錢人則喜歡研究其它人成功的方法、模仿他們的思維,積極和這些人交朋友。有的人更願意找一位教練督促自己並拓展視野。
🔨如何換個有錢人腦袋?🔨
改變心態,持續花時間和金錢提升自己的價值,千萬不要對自己吝嗇。
金錢管理
有錢人專注於自己的總資產;窮人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收入。
有錢人願意花心思提升自己、管理金錢流向,並擅長花錢購入不動產或會增值的東西。
而窮人整天只會在心中許願成為有錢人,以為每天付出勞力和時間就能增加財富,並持續採購消耗品或會貶值的東西。
這裡要提到影響我們總資產(淨值)的因素:收入、存款、投資、生活
- 收入:有錢人認為應由「你所提供的價值」來決定你的收入,而非時間
- 存款:賺了多少錢一回事,存下來多少錢才是最重要的
- 投資:懂得正確投資,例:創業、包租、股票等,有機會提升財富
- 生活:物欲誘惑越多,可能衍生更多生活開銷
🔨如何換個有錢人腦袋?🔨
設定目標:增加收入(盡可能透過提升自己價值來增加)、存更多錢、透過投資讓資產創造更多資產、簡化生活降低物慾
個人心得
時隔一年再度閱讀這本書,從原先懷疑、甚至質疑的態度,到現在開始能體會作者T. 哈福.艾克所描繪的有錢人思維,《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帶給我最關鍵的心態轉變在於「有錢人願意花錢、花時間投資自己,尤其是自己的腦袋」。
「把薪水拿去做投資,才有機會錢滾錢,讓錢幫你工作。」
剛入社會時,家人最常耳提面命的正是這句話,當時理解能力有限,以為投資就是將錢投入股市的意思。但因為聽聞不少人將股市形容「吃人不吐骨頭」,對它又愛又恨,再加上手頭上儲蓄不多,如果虧損了會很心痛,導致我決定找風險更低的投資。
因為習慣從書中找答案,去年開始借閱不少書籍,其中《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和《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正是改變我的第一盞明燈。
分享一下《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作者李笑來提到一個觀念:
第二盞明燈是無意間看到的故事,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接受《富比士》(Forbes)雜誌專訪,提到這80多年來的投資經驗中,沒有任何一項投資項目比「投資自己的腦袋」更值得!
也許是因為股神的這番話,或是《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建立的觀念開始慢慢發酵,使我開始意識到持續學習、提升自己的重要性。更有趣的是,過去尋尋覓覓想找到風險最低的投資竟然近在眼前,甚至自己早就在實踐 — — 閱讀。
因為有了這層認知,我決定再踏出投資腦袋的第二步 — 花錢到傳授股神價值投資法的BOS學院(巴菲特前兒媳婦授權的投資學院)學習,而這一步不只是改變我的第三盞明燈,更是近期人生的轉捩點。
由於價值投資認為每支股票背後代表的是一間公司,著重於分析每個公司營運狀況及基本面,也導致我一改過去渾渾噩噩的追劇生活,每個周末總是抱著電腦泡在咖啡廳研究公司英文財報,不知不覺中不但戒掉了沒意義的耍廢習慣,更一點一滴地建構自己的理財知識,為每個月帶來額外的正現金流。
「知識的落差,就是財富的落差。」
真心推薦《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給每一個理財新手,或是對自己目前財富狀況不滿意的老手們,不誇張的說,這本書改變了我的金錢藍圖,更扭轉了很多過去錯誤的金錢觀及人生觀。
第一次讀起來也許會過度震撼,甚至是會有點抗拒或排斥都很正常,請給這些觀念一點時間在腦中發酵,過一段時間再次閱讀,你肯定會有不同的見解。
一起為自己換個有錢人的腦袋吧!
投資理財延伸閱讀
-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五個面向,打造有錢人的腦袋
- 《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提早退休不是夢:席捲全球的理財運動
-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一本顛覆你對金錢認知的好書
- 《漫步華爾街的十條投資金律》一本書掌握投資前最重要的事
- 《致富心態》給投資小白的十八堂必修課,你都修完了嗎?
- 《護城河投資優勢》五個指標,跟著股神巴菲特選股
- 錢要花在刀口上!買這七種產品,反而替自己創造更大的價值
若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歡迎留言或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您的支持將是我持續分享所學的最大動力。
若對《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博客來試讀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