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即便心理師,也有需要心理諮商的一天

刺激和回應之間有空間,空間裡是我們選擇回應方式的權力,回應方式裡有我們的成長和自由。

維克多.法蘭克 Viktor E. Frankl

你是否曾好奇,心理師協助病患處理心理的麻煩,但他們是否也有會有自己過不去的坎呢?

《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源自於作者蘿蕊・葛利布(Lori Gottlieb)個人的故事。雖然身為一位受過嚴格訓練的專業心理師,但當她被論及婚嫁的男友分手時,仍和普通人一樣過著行屍走肉的生活。

《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描述著作者為了終結這段痛苦的感情,求助另一位心理師的過程,並穿插多條自己諮商其他求診者的故事線。以從作者的第一視角,看著她一邊崩潰地把所有痛苦發洩到自己的心理師,另一邊卻又得隨時打起精神,理性地開導自己的病患。過程中除了能了解諮商的過程是如何發展,更能看到心理師和患者雙方關係的微妙變化。

閱讀《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動機

一直以來,心理諮商皆是我相當感興趣,卻又不知該從何認識的領域。

去年收聽《劉軒的How to人生學》時,劉軒在Podcast中推薦《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宣稱是本適合大眾窺探心理治療的入門書。再加上閱讀社群閱讀人同樂會中,不少人也都給予高評價,讓我二話不說立刻有了閱讀這本書的強烈動力。

以下就來分享幾個書中震撼我的觀點。

改變,說來容易,做來難

作者發現病患們尋求協助時,都會口口聲聲說要改變,到頭來卻始終原地踏步,這主要的原因在於:改變和失去息息相關

即便是再正向的改變,必定得失去些什麼,可能是時間、金錢、情感,或是我們最重視的「熟悉感」。

同理,當一個家庭系統中的某個成員突然開始改變——即使是朝健康、正面的方向改變——系統裡的其他成員往往會盡一切努力維護原狀,恢復恆定狀態。

👁‍🗨了解到「改變」和「失去」勢必同時發生,如果我們能意識到自己可能在過程中失去什麼,改變似乎不那麼可怕了!

改變我們與過去的關係,正是改變與未來的關係

接續前一點,改變究竟為的是什麼?

大家多少都會有失意、自暴自棄的時候,雖然我們以為自己是在為現在而痛,其實我們也在為過去和未來而痛。

《被討厭的勇氣》闡述了阿德勒著名的理論:決定自我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賦予了過去經驗什麼意義」。

如果我們無法接受過去是不能重來的,不願意重新定義那段經歷,始終將自己擺在受害者的角色,那我們只會繼續被過去困住。

👁‍🗨唯有改變我們看待過去的態度,我們才能改變未來的走向!

《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改變我們與過去的關係,正是改變與未來的關係
《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改變我們與過去的關係,正是改變與未來的關係

不須強迫自己原諒對方,來自我療癒

許多人以為只要原諒了做錯事的人,就代表著自己釋懷。但作者完全反對此說法!

雖然原諒對方,也許可以幫助自己走出來,但若我們感到有原諒對方的壓力,或是無法原諒,就不該勉強自己。

《如果你的父母是控制狂》書中也提到相同概念,童年時受到父母的過度控制,長大後想要擺脫過去的噩夢,你不一定要原諒或接納他們,才能取得內心平靜。

👁‍🗨不需要強迫自己原諒那些做錯事的人,我們也能靠自身力量,協助自己走出來!

你不需透過自我懲罰來贖罪

《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書中有位經歷多次離婚、被小孩斷絕往來的婦人,終於遇到了真心關心她的鄰居和男性追求者,卻拒絕相信這一切是真的,更試圖抗拒這些人的接近。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她自責年輕時因自己懦弱而放任丈夫家暴孩子,因為覺得自己不配獲得好生活,因為想透過自我懲罰來贖罪。

當作者問她,還要為當年的錯誤判自己幾年的牢?婦人不假思索表示「無期徒刑」!

而這正是典型的「快樂恐懼症(cherophobia)」:對快樂非理性的恐懼,遇到好事難以欣然接受,反而變得過度警覺,總是在等壞事發生

這類型人格,心中通常有個打擊她的聲音:「我不值得!」

但比起自我懷疑,快樂恐懼症患者更仰賴這個念頭而活。與其說這些枷鎖困住了她,更該說他們自願戴上這些枷鎖。這又可以和《被討厭的勇氣》的「目的論」相呼應:或許她的目的就只有「贖罪」,而「讓自己過得不幸」就是達成此目的之手法。

👁‍🗨發現自己始終困在每個處境中,不妨反過來思考,是否自己其實根本不想做出改變,甚至是樂於用這個念頭作為藉口?

心理治療,即是認識真正的自己

作者在書中提到,雖然很樂見越來越多人願意放下心防來諮商,卻也發現多數人對心理治療有個錯誤認知:以為心理師能幫我們解決問題。

事實上,心理師的工作是引導個案除去對自己既定的認識、更誠實地面對人生原本的樣貌。心理師能做的,只是輕輕推著他們靠自己走到問題核心,因為最有力的真相——人最嚴肅看待的真相——是他們自己一點一滴領悟的真相。

有趣的是,心理師和病人在諮商過程中常常相互矛盾。

為了達成任務,心理師會試著看出病人真正的樣子,特別留意對方的脆弱、掙扎和行為模式。而病人雖希望心理師幫忙,但同時也想受到喜愛和敬佩,進而隱藏自己的脆弱的那一面。

👁‍🗨心理治療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互動的。諮商過程中辛苦的不只是心理師,病人也得為改變負起責任,才有機會達到令雙方皆滿意的轉變。

個人想法

對我而言,這本書不只圓了我想窺探心理諮商的夢,在閱讀這五條故事線的過程中,我也在不知不覺中被療癒了!

首先,書中出現的個案們各個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家庭關係緊繃的自戀好萊塢製片、新婚蜜月時發現罹癌的年輕女教授、經歷多次失敗婚姻,決定七十歲生日要自殺的老婦人、總和錯誤對象交往的酗酒女孩,以及因四十歲失戀而情緒崩潰的作者本人。無論是在何種年齡層的讀者,皆可輕易將自己套入某一位個案中,被故事劇情慢慢療癒。

《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一改我過去對心理師的錯誤印象。過去總以為心理師的工作就是一直和個案聊天,果然隔行如隔山,原來他們不但要具備很多background knowledge,更要學會如何掌握晤談的節奏、方向、時間,並隨時留神對方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所帶來的背後意義。

另外,雖然我們都曉得心理師也是人類,肯定也有自己走不出的死胡同、拒絕面對的現實,但畢竟他們給大眾的印象就是治癒情緒的象徵,要能和作者一樣勇敢,願意將自己被分手、求助於另一位心理師,並在諮商過程中崩潰撒野的故事公諸於眾,勇氣可嘉,十分佩服。

最後不得不說,不知道是作者特有的敘述能力(以前曾當過好萊塢編劇),還是心理師們都這麼會說故事,對我這個門外漢來說,不但能一窺心理師不為人知的秘密、滿足好奇心,書中更穿插著許多心理學知識可運用在生活中。閱讀這本書不但像是在看她的日記一樣,更像在看一本小說。

最後推薦《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給對心理諮商有興趣的大家,這將會是一本兼具樂趣與知識性的入門書。


讀了此文章的人,也讀了…


若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歡迎留言或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您的支持將是我持續分享所學的最大動力。

若對《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博客來試讀唷!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助,歡迎分享給親朋好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