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市場學》與其等待愛情,妳更應該這樣做

by Vanessa
《愛情市場學》:與其等待愛情,妳更應該這樣做

愛情的意義在於幫助對方提升,同時也提升自己。

俄國哲學家 車爾尼雪夫斯基

讀這本書的動機

出社會後看著工作環境中不少正值適婚年齡的女性,明明長得清秀,工作能力也強,卻怎麼也等不到別人追求。反倒是同年齡的男性們幾乎都已婚或有穩定對象。

使我相當好奇: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優質女生乏人問津?女人除了等待,還能做什麼改變呢?

正因有這個疑問,立刻被家人強力推薦《愛情市場學》。老實說,起初看到書名還有點排斥,不理解作者怎麼這麼市儈,把愛情跟市場扯上邊。

然而讀完這本書,真的不得不推薦《愛情市場學》給渴望愛情的單身女性同胞們,也許書中所羅列的盲點,正是扼殺我們愛情市場的元兇。

《愛情市場學》介紹

《愛情市場學》封面
《愛情市場學》封面

一本由管理學及行銷學切入的愛情書籍,探討為何優質女性卻等不到同等級的男性追求。比起市面上多數愛情版心靈雞湯,《愛情市場學》更著重於指引女性看清整個戀愛及婚姻市場,走出自我想像的象牙塔,勇敢且有目標的追求愛情。

推薦度:★★★★★(滿分五顆星)

適合:苦無追求對象、渴望愛情、想了解自己愛情市場、想透過理性分析來重新認識愛情的女性

作者介紹

張國洋(Joe,老僑),為大人學網站的共同創辦人之一。雖有雙魚座感性的思考模式,卻又能理性分析。相信邏輯的發展能解構任何事物,並讓我們找到正確的人生策略與方向。著有暢銷書《為何會拿好人卡?》,與大人學網站另一位創辦人姚詩豪合著暢銷書《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大人學選擇》、《3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

🎁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
大人學兩位創辦人現在也有創立Podcast節目大人的Small TalkYoutube大人學頻道,主題包含職涯發展、人際溝通、個人成長、商業管理及兩性關係,個人真心推薦給所有想要自我成長的朋友們!

80分女生

80分女生這是什麼形容詞?

當一位女性無論外貌、才氣或品德表現皆不錯,不至於差到讓人避之唯恐不及,又沒有好到只可遠觀,那這正符合「80分女生」的定義。

不過隨著現今社會對女性教育的開放,多數女性早已是「80分女生」,但也是間接導致優質女生陷入愛情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愛情市場學》:現今社會對女性教育的開放,多數女性早已是「80分女生」

兩大盲點導致苦無追求對象

為什麼80分女生卻苦無追求對象?撇除個人因素,大多可歸納兩種原因:不了解市場、被動等待追求。

盲點一:不了解市場

根據《愛情市場學》的說法,隨著女性教育水準提高,優秀女生早已趨於飽和狀態。同時間優秀男性的比例並未大幅度提升,導致供過於求的窘境。


盲點二:被動等待追求

大多數人追求事業、夢想,都是往上一層去嘗試,而非往下挑選。同理,若只是等待對方追求,你們兩人所處的層級應該也能推想而得。

另外,讓愛情「聽天命」、「隨緣」,更是一個不夠積極的作法。

「當我們開始覺得來追我們的人條件都很糟糕時,這表示我們在整個市場的競爭力已經轉弱,以至於那些我們會感興趣的男人,目光恐怕早已轉移。」
《愛情市場學》:被動等待追求,並不是個積極的作法
《愛情市場學》:被動等待追求,並不是個積極的作法

80分女生的市場策略

從行銷學的角度,《愛情市場學》主張80分女生對於自己的愛情市場也應該要因應的策略性步驟。

步驟一:增加曝光度

透過參與不同的活動,可以認識到更多面向的異性。此時可以適當篩選,簡單剔除不能接受的習慣,但請不要過度篩選。

《愛情市場學》:多認識人,增加曝光度
《愛情市場學》:多認識人,增加曝光度

步驟二:主動行銷自己

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適度打扮自己,以便吸引注意力,更能讓陌生人對你的第一印象加分。畢竟這才是讓男人開始認識你內心價值的起點。

另外一個重點:創造市場差異性。了解自己的強項,或創造出正向的差異性(反差),能吸引異性好奇心和好感度,快速讓你在眾多女性中脫穎而出。

「關鍵在於你若具有可善用的女性特質,就該善用這些條件,而不是刻意隱藏起來。如果沒先被注意,讓兩人有多次接觸,內在又要怎麼別人認識呢?」

步驟三:主動出擊

這裡可分為明示和暗示。

  • 明示:一些小動作(例如:眼神接觸、凝視、微笑、自然但輕微的身體接觸,但千萬不可以像男人間大喇喇地打鬧)
  • 暗示:向對方釋出善意,但又不說出喜歡對方的話

而我個人整理此段重點為:欲擒故縱😅


步驟四:力道平衡

有的人遇到喜歡的對象,會一股腦把把底牌全出光。這樣不僅能嚇跑對方,更導致後期失去新鮮感。作者強調此時一定要控制力道,分階段表現自己的價值。


步驟五:公平交易

這是我個人覺得相當重要的環節。不管前期是利用什麼方式吸引對方注意,最終還是要盡早把這些過度包裝褪掉,適時揭露真實性格、價值觀與喜好。

若想要維持長期關係,重點應放在對方如何看待你的優點和缺點,才是未來能走多遠的關鍵。

不適合長期關係的特質

書中舉出十五點不適合結婚的特質,以下列出個人覺得最重要的七點:

  • 自制力差:包含情緒不穩定、好賭博或擁有不良習慣(例:酗酒、抽菸)
  • 無法獨立、愛吃醋:通常此類型的人不是控制慾很強,就是對自己沒自信、自卑
  • 沒主見、耳根子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 好高騖遠、愛面子:此類型人不是自卑,就是不腳踏實地,喜歡打腫臉充胖子
  • 耐挫力低:每次碰到挫折只會往外發洩,久了會變得乖戾、怨天尤人
  • 拼命追求,過度犧牲式愛情:追得太拼命,最終只想一次拿回過往的不甘心
  • 財務狀態或金錢價值觀差距太遠:很難保證結婚後不會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吵架
《愛情市場學》:避開不合適的特質,有利於長期關係的建立
《愛情市場學》:避開不合適的特質,有利於長期關係的建立

心得

若要說書中最實用的觀點,我相當推薦「不適合長期關係的特質」這部分。這些特質除了能應用在篩選不合適的伴侶人選外,同時也適用於朋友上,思考這個人是否值得深交。

無論是朋友或情侶間,如果對方若只符合一點不合適的特質,或許還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旦符合兩點以上,這時就得注意是否還能跟對方走得長遠,如果不願意分開就得確保自己能不受影響。

同理,這套標準也可以用來檢視自己是否擁有這些不合適的特質,間接導致別人不願意與我們結伴的因素。

戀愛是什麼?
是一門修練,一個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過程。
是一門貼近市場,找出自我定位,並努力提升自己的課業。
是一個雙向過程,並不是單單接受他人的付出,而是我也必須回饋某種對等的東西。

回到《愛情市場學》這本書開頭,作者揭露「被動等待」這個盲點,猶如當頭棒喝一樣,點醒了我過去常犯的錯誤:不願意踏出舒適圈,卻等著有人看到我的價值。但不願意做出改變,怎麼能期待別人挖掘你內在的潛力呢?

無論渴望的是朋友或伴侶,如果自己一直被動等待伯樂,就不能埋怨別人不主動發現你的價值。

推薦給每位希望脫離單身、想搞清楚為何身邊追求者逐漸稀少的女性,或是想踏出舒適圈、認識更多人卻躊躇不前的各位,期望這本書也能像改變我一樣,給你們帶來不一樣的想法,給自己一個修正的機會。


大人學相關文章


讀了此文章的人,也讀了…


若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歡迎留言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若對《愛情市場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博客來試讀唷!

您可能會有興趣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