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保險王》精選五大原則,只買你需要的保險

by Vanessa
《平民保險王》:精選五大原則,只買你需要的保險

平民不能沒有保險!

平民不該讓過重的保費壓的喘不過氣!

平民更應該用最低的保費買到最大的保險!

讀這本書的動機

還記得學生時期,公民課本裡的保險觀念是這麼簡單易懂。曾幾何時,出社會後遇到的卻不再那麼單純。

不但附加了許多我不需要的額外保單,業務員更避重就輕,極力洗腦大家,這是我們職業必保的保險,卻絕口不提該如何理賠、須提供哪些證據(個人懷疑該保單目前有成功理賠的只有極少數)。

最後還因為不想投保,被嫌棄不識貨(?)。

有感於周遭不少人常未看保單內容就直接簽下去,自己也沒什麼保險知識,提不出實質建議,決定從書中找到有用的資訊。然而不看還好,看完《平民保險王》的第一個感想:好想把家裡過去買的保單全部解約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答案就在接下來的重點摘要唷!

《平民保險王》介紹

《平民保險王》封面
《平民保險王》封面

主張每個人都能擁有「保費低、保障高」的平民保單,剖析多種熱門保單並客觀表格化分析其優劣。

全書內容沒有搞不懂的艱澀文字與圖表或保險專有名詞,是一本站在平民保戶立場思考的保險書,更適合第一次想搞懂保險的入門書籍。

推薦度:★★★★★(滿分五顆星)

適合:保險新手、嘗試了解自己保的保單內容、尚未保任何保單(非常推薦保之前先看這本書!)

作者介紹

劉鳳和,從事保險經紀人十多年,有鑑於現今保險被金錢、業績的制度扭曲,使保戶花大錢卻得到不到應有的保障。因此,他極力推廣「平民保單」的保險觀念,強調只要花小錢就能買到大保障才是真正的保險。

經常接受電視、雜誌媒體的訪談,被譽為「平民保險王」。著有暢銷書《聰明買保險》、《小資保險王》、《小資族如何簡單買保險》。

保險五大原則

原則一:保險是一種保障,不是投資

大家都有聽過炒股、炒房地產致富的例子,是否有聽過靠保險致富的案例呢?

相信多數人都沒遇過。

事實上,多數投資理財經典書籍都提到,保險只是一種保障,絕非是投資的工具。在暢銷書《漫步華爾街的十條投資金律》曾提及,投資有四大工具:現金、股票、債券、不動產,而保險絕對沒有列其中。

保險不是萬能的,想藉由保險來理財,反而降低保險真正的功能。

原則二:花小錢,買大保障

作者提到「雙十理論」:利用年薪的十分之一,買到年薪十倍以上的保障。

保險真正的精神,應是「低保費、高保障」,讓領薪階級的一般人們容易負擔,又享有高額的保障,有效降低人生風險。


原則三:保費慢慢繳,理賠一次領

這裡「慢慢繳」的定義是一年一期的保。

有別於多數人喜歡買的十年期、二十年期保險,作者建議大家一年一保,用今年的錢來保障這一年的風險,不但每年保有調整的彈性空間,更避免通膨問題。

至於「理賠一次領」這大家應該很好理解。有些醫療險可能會要求客戶每半年回診提供醫師證明才可繼續請領理賠金,像這樣的情況就不符合這項原則。


原則四:家中經濟支柱先保齊全

作者發現多數保戶有一個盲點:先幫小孩買保險,但大人沒買。這是一個相當大的錯誤。

保險是為了避免家中經濟支柱突發性的意外或疾病,導致整個家庭出現暫時性或永久性經濟損失。即便你很疼愛小孩,也應該先思考家裡的經濟來源是誰,那個人保險保齊全後,再去考慮到其他成員。

《平民保險王》:先思考家裡的經濟來源是誰,那個人保險保齊全後,再去考慮到其他成員
《平民保險王》:先思考家裡的經濟來源是誰,那個人保險保齊全後,再去考慮到其他成員

原則五:保險夠用就好

注意:不是所有的風險都靠保險來承擔

保險不求包山包海,不是每個保單都要保,而要思考有哪些情況才真正需要用到保險。

另外,如果真的要說哪一種保單是最不需要保的?《平民保險王》作者覺得第一名是投資型保單,因為虧損常常比你想像中來的多。

魔鬼藏在細節裡

業務自製精美的DM

有些業務員在推銷時,為了協助客戶輕鬆理解複雜的保單內容及特色,常會自製精美的DM或懶人包供客戶參考。

雖然此舉動很貼心,但大家要小心的DM上的資訊是否與實際保單內容完全吻合。只要這份不是保險公司官方的文宣,皆不具有法律效力。若到時候保單出問題時,是無法根據業務員自製DM的內容來申請理賠。

《平民保險王》:保單出問題時,是無法根據業務員自製DM的內容來申請理賠
《平民保險王》:保單出問題時,是無法根據業務員自製DM的內容來申請理賠

用複利的結果,偽裝成單利

「十年翻一倍,每年報酬率10%」,大家看到一年十趴的報酬是不是覺得很不錯?

如果用單利看,十年獲利100%,平均一年的報酬率的確是10%。

問題是無論是定存或活存,投資都是以複利來滾。如果每年真的以10%在複利的話,十年後的獲利應是159%,那多出來的59%去哪了呢?

事實上這個例子若用複利來看,每年平均報酬率只有7.16%左右。


通膨

還記得十幾年前一個雞腿便當五、六十塊就能解決,現在同樣的價錢大概只夠買一杯飲料或一份鹹酥雞解解饞。更別說父母輩年輕時幾十塊就能買到的牛肉麵,現在早已脫離銅板價的行列。

物價飆漲,加上通貨膨脹,同一筆錢隨著時代演進也越變越薄。

同理,如果現在保了一張二十年期的保單,承諾住院一天理賠兩千元,此時此刻可能還覺得勉強夠用,但二十年後呢?兩千元是否還有承擔風險的功能,值得大家思考。

也因如此,作者建議保險還是一年一保,用今年的錢來保障今年的風險,才能將保障效果最大化,避免通膨問題。

《平民保險王》:物價飆漲,加上通貨膨脹,同一筆錢隨著時代演進也越變越薄

攻破迷思

還本型保單比較划算

大家要有個觀念,保險只是一種保障。如果你想從保險中獲利,那不就代表你很希望意外或疾病發生嗎?

以多數台灣人都有的全民健保來說,假設每個月都乖乖繳健保費,但2020一整年很幸運都沒有生病、看醫生,你會主動跑去跟健保局要回當初繳的錢嗎?相信很少人會有這個念頭。

事實上,買保險的精神就應該像繳健保費一樣,繳完了即使沒用到也不會心痛,還可以幫助到真正需要大筆醫療支出的其他人,而不是想著把這些錢領回。畢竟保險公司也不是省油的燈,能讓你還本的保單,通常其保費貴得嚇人,保額卻低的可憐。

劉鳳和:「所謂『還本型』保單,看起來讓你『賺』很大,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是不變的真理,還本型的保險費都比『純』保險貴得太多,千萬不要被保險公司給唬弄了!」

業務員不推薦、保險公司不愛賣=保單不好?

以一年期壽險為例,這正是作者認為每個人必保(書中提出多項數據來佐證),但業務員不願賣、保險公司也不想推廣的保單。為什麼?

原因在於這類一年期保單佣金通常不到10%,假設一張保費800元,只能賺80元而已。想想看哪個業務員願意費盡唇舌卻賺取這微薄的佣金?

不是因為保單不好,只是因為它是一年期,因為保費很低,業務員根本沒賺頭,才不願意推銷。


拔智齒、小擦傷也需要理賠?

文章開頭提過其中一個原則「花小錢,買大保障」,先不論保費花了多少,光是拔智齒或簡單醫療支出就不符合「大保障」的精神。

請記住,小筆的開銷不需要透過保險來負擔,千萬不要因小失大,著重這些小型支出,而忘了注意重大疾病或意外產生的龐大醫療費用。


養老靠保險

再一次重申,保險不是投資工具!如果想要存養老金,請靠其他投資理財管道。

《平民保險王》:養老金應該是年輕時就要準備好的,而非老年時才想從保險獲利
《平民保險王》:養老金應該是年輕時就要準備好的,而非老年時才想從保險獲利

心得

真心覺得《平民保險王》是一本淺顯易懂,適合想認識保險的入門書籍。

有別於其他業務員總是將保險講得天花亂墜、優點一大堆,作者劉鳳和則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破解熱門保險的話術,協助大家篩選出負擔的起、卻又能得到高額保障的純保險。

書中作者利用具體數字化及表格,將多種熱門保單直接拿出來做比較,更細心地提醒大家保險常見的陷阱與盲點有哪些。我只能說,讀完這本書,再看看市面上包裝後的保單真的會有種「嗤之以鼻」的想法。

最後,如果好奇作者精選哪五種每個人必買的保險,真心推薦你們翻閱《平民保險王》,一定會收穫滿滿!


投資理財延伸閱讀


讀了此文章的人,也讀了…


若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歡迎留言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若對《平民保險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博客來試讀唷!

您可能會有興趣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