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驗】我在不健康的控制下成長?《如果你的父母是控制狂》重新認識家庭關係

by Vanessa
【測驗】我在不健康的控制下成長?《如果你的父母是控制狂》重新認識家庭關係

很多人小時候怎麼被折磨,往後一生就怎麼折磨自己。

美國演員瑪蘿.湯瑪斯(Marlo Thomas)

從小到大,我們做過的測驗不外乎都在檢測人格、性向、興趣、天賦等個人特質,但你是否測過自己的家庭關係呢?

根據美國統計,每十三個成人,就有一人在不正常的控制下長大。

而今天要介紹的測驗正來自於《如果你的父母是控制狂》,書中提到正常的家庭能提供小孩理想的成長環境和自我表達的機會。

相比之下,控制型父母則會期望小孩能討好、保護或伺候他們。而嚴厲、威權、操縱、輕視、壓抑、緊張、令人窒息、追求完美、過度保護…等形容詞,也常常伴隨著這些家庭。

若覺得自己好像一直困在童年的控制陰影下,或發現不健全的家庭經歷導致成年後不少的困擾,都很推薦大家可以閱讀一下《如果你的父母是控制狂》,作者將帶領你一步一步破解這些固有的枷鎖。

若沒有時間的朋友們,也可以點擊下方連結快速擷取精簡重點筆記唷。
👉《如果你的父母是控制狂》出現這12種特徵,代表父母已越線了👈

既然今天的主題是了解自己是否在不健康的控制下成長,那我們事不宜遲,馬上進入測驗內容吧!

你是否來自控制型家庭?

以下測驗將分為六大部分,若敘述符合你的狀況就回答「是」,不符合則回答「否」。

一、成長過程中,你是否常常覺得…

  • 不准向父母提出疑問或反對意見?
  • 背負過高的期望或無法達成的目標?
  • 當父母雙方或其中一方在身邊時會緊張?
  • 對父母混亂的指示或不明確的規定感到很困惑?
  • 受到批評多過鼓勵與讚美?
  • 在父母身邊不敢表現出憤怒、恐懼或悲傷?
  • 受到父母的威脅或輕視?
  • 受到操縱去做你不想做的事?
  • 家庭裡缺乏肢體接觸或情感表達?
  • 取悅父母比做自己更能得到讚賞?

二、回想起來,父母雙方或其中一方是否常常…

  • 試圖左右你的思想、言行舉止或道德觀?
  • 對你的飲食、睡眠、穿著或個人衛生習慣吹毛求疵?
  • 干涉你對學校、工作、朋友或情人的選擇?
  • 侵犯你的隱私?
  • 違背他們的意願就威脅要拋棄你?
  • 你讓他們不滿意時就收回對你的愛或情感?
  • 用「懶」、「笨」、「醜」、「自私」或「神經病」之類的字眼罵你?
  • 對你施以肢體暴力或性暴力,並/或允許別人這麼做?
  • 自己必須是注意力的焦點,或試圖支配多數情況?
  • 以對錯分明、非黑即白的眼光看世界?
  • 將情緒視為必須改變、迴避或忽視的東西?
  • 要求完美、紀律嚴明或強人所難?
  • 不願意承認自己不對?
  • 對乾淨、整齊、細節、規則或進度走火入魔?
  • 對他人的批評反應過度?
  • 似乎沒有察覺到自己對你和他人所造成的痛苦?

三、你的父母是否…

  • 在他們的童年有重大的創傷?
  • 有肢體暴力、性侵、精神疾病或藥物濫用的家族史?
  • 覺得受到他們的父母過度控制?

四、身為一個成年人,你是否常常覺得…

  • 追求完美、達不到目標或很難感到滿意?
  • 即使旁邊沒人,也覺得自己受到監視?
  • 待在控制狂身邊時,你心裡的壓迫感很重,或很容易就生氣?
  • 在一段感情中深怕過度依賴對方?
  • 由於自身的成長經歷而對生兒育女抱持強烈的保留態度?
  • 憂鬱、空虛或受到剝奪?
  • 好像沒什麼人了解真正的你?
  • 害怕強烈的情緒或失控的感受?
  • 錯過了大部分正常的童年經歷?
  • 對他人的批評過度敏感?
  • 不明白自己的感受,或不明白自己應該要有什麼感受?
  • 過度挑剔他人?

五、長大成人之後,你是否常常…

  • 擔心或不斷反芻自己和他人的衝突?
  • 覺得做決定很困難?
  • 在感情中迷失自我,以對方的需求為優先?
  • 找不到感覺正確的精神信仰?
  • 很難放鬆、大笑或隨心所欲?
  • 對性愛、肢體接觸或親密關係有障礙?
  • 對接受讚美感到彆扭?
  • 有飲食失調或成癮的行為?
  • 覺得心力交瘁,受壓力相關疾病或慢性疼痛所苦?
  • 因工作或感情而消耗自己?
  • 假設別人擁有你所缺乏的信心?
  • 考驗與你親近的人對你的愛?
  • 對朋友或伴侶有虐待、控制或不尊重的表現?
  • 有別人想要傷害你或佔你便宜的預期心理?

六、身為一個成年人,你是否常常覺得…

  • 你花了好長時間才終於在情感上脫離父母而獨立?
  • 你去拜訪父母或和父母談話是出於義務,而非自願?
  • 父母雙方或其中一方並不了解真正的你?
  • 父母雙方或其中一方美化你的童年來淡化問題?
  • 你沒辦法完全滿足你的父母?
  • 你的父母不明白對你造成的影響?
  • 想到父母要來訪就很緊張?
  • 發現自己的言行舉止像父母一樣就覺得很驚恐?
  • 渴望暫時減少或斷絕與父母的聯繫?

以上問題節錄自《如果你的父母是控制狂》

測驗結果

做完以上的測驗,大家可以統計一下「是」與「否」各有幾個。

如果回答為「是」有超過22題以上,書中認為你很可能來自於一個控制型家庭。

不過即使來自相對健康的家庭,也可能有幾題打勾。差別在於上述傾向在控制型家庭中更常出現、程度較為嚴重,並在情感上付出了更大代價。

要注意的是,就算你有很多題都回答「是」,也不代表你「毀了」,只代表你的確經歷了一段艱辛的早年,且這段過去至今仍依舊深深影響你。

若還想要更深入認識控制型家庭所帶來的影響,或是下定決心要和這段童年、不健康的家庭關係作個了結,不妨可以參考《如果你的父母是控制狂》

個人心得

「我是否在父母的過度控制下成長?」,這是我在幾個月前從未想過的問題。

可能和傾向維持和諧氣氛、不愛爭執的個性有關,一直以來對於父母的要求、期望,我都選擇順從服從,即便遇到違背意願的事情,也總想著忍一忍就過了。不知不覺中,小至衣服選擇、髮型,大至大學選科系,皆任由父母一手包辦(掌控)。

直到進入社會、搬出家後,慢慢接觸到許多心靈探索、職涯規劃等相關書籍,才逐漸發現我對自己的喜好、熱情、能力竟一無所知。不知從何時開始,在汲汲營營、努力達成他人給我的期許時,也逐步丟失了自己。

前陣子因緣際會聽到了親子關係Podcast寧夏璐66號茶坊的其中一集:「親子為何反目?控制型家庭養出的五種類型小孩」,其中提到了被長期控制下的小孩,容易出現的五種適應策略:

  1. 順從、服從命令
  2. 反抗到底,為反對而反對
  3. 用嘻皮笑臉、脾氣火爆的態度來回應
  4. 逃避、自我麻痺(搞失蹤、泡網咖、藥物酒精成癮)
  5. 爭強好勝,或表現比父母更出色

正是這段內容,才驚覺到自己是不是一直活在父母的控制下?是不是總是以第一種方式來壓抑內心曾有的夢想或願望?

很不巧的,上面的測驗結果驗證了我的想法,得到41個「是」。更震驚的是,當我嘗試和好友分享過去童年的家庭生活時,他們總用驚訝又帶點憐憫的表情看著我,安慰道:你長這麼大了,人格卻沒因此長歪,算是萬幸!

此時此刻,我才終於意識到,原來過去習以為常的家庭管教模式,在多數人眼中竟非如此。

若你和我有相似的經歷,或擔心自己有成為控制型父母的可能性,《如果你的父母是控制狂》將會是一本簡單易懂的入門書,認識八種控制型父母類型及他們常見的控制手法,並透過多個練習一步一步帶領你踏往自我療癒之路。


讀了此文章的人,也讀了…


若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歡迎留言或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您的支持將是我持續分享所學的最大動力。
若對《如果你的父母是控制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博客來試讀唷!

您可能會有興趣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