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大家消費的,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為什麼」而做。
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Do, They Buy Why You Do It.
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
全世界手機和電腦品牌這麼多,為何蘋果卻有龐大的忠誠擁護者,即便它不一定是技術最先進?
在許多民權運動領袖中,為何馬丁.路德.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有能力成為那位成功領導者,吸引兩萬多人聽他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
究竟他們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呢?
影片介紹
今天要介紹的影片為2009年TED知名演講「偉大的領袖如何激勵行動(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講者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發表自創的「黃金圈(The Golden Circle)」,顛覆眾人過去對產品行銷與領袖宣傳的思考模式而廣為流傳,此場演講更一舉成名,至今累積近四千萬人次觀看,是史上第三受歡迎TED演講。
今天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吧!
講者介紹
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為知名作家及勵志演講人,其TED演講影片有近四千萬觀看人次,為史上前三大受歡迎的影片。賽門於2017年列為全球管理思想家排行榜Thinkers 50第18名,著有暢銷書《先問,為什麼》、《找到你的為什麼》、《最後吃,才是真領導》、《無限賽局》等。

黃金圈三要素
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著名的黃金圈由三個同心圓組成,每一層各代表不同要素,由外到內分別為:

什麼(What):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這圈很好理解,像是公司的產品和結果,大家都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如何(How):知道自己怎麼做
這圈講的是方法和過程,像是賣點和產品屬性,只有部分的人清楚了解
為什麼(Why):知道自己為何這麼做
圓圈的中心則是你的目的和理念,但可惜的是很少人知道自己的出發點
黃金圈思考順序
黃金圈的強大在於翻轉思考,即可破解創造長期成功的關鍵。
一般人的思考模式:What→How→Why
試想一個銷售員跟你說:「我們公司推出了一台很棒的電腦,這台電腦兼具美觀、多種創新的功能且容易上手,你想要買一台嗎?」,多數人應該都不會馬上答應吧!
然而偉大領袖或公司則是走相反的路徑:Why→How→What
「我們公司宗旨是挑戰高科技、創新思考、給予消費者更卓越的使用經驗,為了達到這目的,致力於設計出兼具美觀、多種創新功能和更人性化介面的產品。最近正好推出一台電腦,你有興趣嗎?」,行銷手法應該比上面高明一些吧。
影響人的關鍵:不在做什麼,而在為何而做
事實上這套理論是生物學根據的,我們大腦結構如同黃金圈,外層掌管理性、分析和語言,內層則處理所有情感(包含信任、忠誠)和行為決策。
從外到內(理性到感性)的行銷方式
會發現即便腦袋能清楚接龐大的資訊量(商品特色、好處、事實和數字),卻不一定能刺激我們的行為。
例:有時給予別人大量數據和資料佐證,對方都能清楚理解,但還是會覺得哪裡怪怪的,正因為光靠數字是無法有效地影響控制行為決策的大腦內層
從內到外(感性到理性)的行銷方式
如果我們直接和控制行為的大腦內層對話,同時再給予足夠資訊量佐證,影響大腦決策的機會就會大幅度提升。
例:我們有時做某些決定看似沒有理由,覺得只是隨心所欲(lead by your heart),其實正是內層在影響決策,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將想法轉化成文字。
個人心得
前陣子上了一堂與創業相關的課程,一開頭老師便詢問大家,「獨特品牌、廣大粉絲群和強大產品」三者中,哪個步驟是創業要成功最關鍵的步驟?當時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產品阿!」。創業總要先推出產品嘛,經過市場的篩選淘汰機制,好東西會擁有其死忠粉絲,自然就會在競爭中存活。
然而老師告訴大家,一個企業要成功,還能走得久,最關鍵在於它獨特品牌,這裡的品牌不只是像迪士尼、特斯拉這個扛棒,更是探討它背後的涵義 — 「這間公司傳達給大家的價值是什麼」。一開始還不是很了解老師的意思,直到看到這個黃金圈理論,瞬間全都連在一起,有種「啊哈」的感覺。
以近年來最夯的電動車品牌 — 特斯拉(Tesla)為例,2019年發表新款電動貨卡Cybertruck並開放大眾預購,短短不到一周就接獲25萬份訂單,預計於2021年末開始生產。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不少人願意花錢支持一輛兩年後才會量產的車子呢?(小聲地說,這款車的外型有點太前衛了😆)

以黃金圈理論來思考,What和How應該不是大家預購的首要原因,畢竟今年底才會生產,目前無法試駕或看到實體,車子的性能和外觀可能不是大家優先考量的點,真正需要一輛卡車的人也不一定願意等這麼久。
排除下來,大部分會預購的人主要都是因為「Why」,因為支持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理念,因為信任特斯拉能加速全球轉向永續能源的使命,因為期待電動車能改變世界,因為大家買的是一個未來而不只是一個產品。

最近讀《個人品牌》一書,作者何則文提到建立個人品牌,首先得確立自己要深耕的領域是什麼、想提供大眾什麼樣的價值,再靠大量閱讀及學習站穩步伐,最終才有機會透過平台和社群媒體的行銷對社會產生正面影響力。這個想法正和黃金圈有異曲同工之處,皆是「從內到外」,先專注於價值,再來才是結果。
最後愛因斯坦的名言勉勵自己,即便一個人成就多高、頭銜多顯赫,重點是他能為這個社會帶來多少正向力,才是人生的價值所在。
TED系列文章
- TED想擺脫句點王、不再說錯話?資深記者精選十個為談話加分的技巧
- TED 「只要20小時學習」:掌握四個訣竅,所有事皆難不倒你
- TED 無法激勵自己做出改變?也許你該試試這三招
- TED「拖延大師的腦子在想什麼」:一張圖破解腦袋,終止拖延
- TED「專注漏斗」:利用「拖延」,讓明天的時間倍增
- TED《黃金圈法則》一張圖搞懂蘋果為何這麼多忠誠擁護者
讀了此文章的人,也讀了…
- 《真確》三分鐘釐清十大常見直覺圈套,扭轉對世界的誤解
- 《瘋潮行銷》掌握六大關鍵,低成本也能引爆風潮、成功行銷(上)
- 《安靜,就是力量》六個建議,讓內向從此成為你的優勢
-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五個面向,打造有錢人的腦袋
- 《順流致富GPS》只要順流,人人皆是天才(含免費測驗)
若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歡迎留言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若想更深入認識黃金圈,可閱讀原著作:《先問,為什麼》,有興趣可以到博客來試讀唷!
1 則留言
真有熱情 無私分享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