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Lucky!助你好運》九個習慣,創造幸運的一生

by Vanessa
《Get Lucky!助你好運》九個習慣,創造幸運的一生

真正的幸運在等待著有資格享受的人。

古羅馬著名的詩人 斯塔提烏斯(Statius)

讀這本書的動機

我是個幸運人嗎?

這曾經是我很好奇的問題,雖然自己似乎沒有大家羨慕的偏財運、狗屎運,但認真回顧人生,發現老天爺在我遇到挫折時,似乎都會派來一個人幫助我,或是在我陷入困惑中,突然迎來個轉機。這樣應該也算是幸運吧?

直到某次在很喜歡的心理學Podcast《劉軒的How to人生學》中,聽到劉軒主張「幸運是可以被訓練、被創造的」,這個觀點對我而言十分新穎,決定來看看此話怎講?

接下來將為大家整理出九種人人都容易上手的創造幸運方法~

幸運心態

什麼是幸運?

英文中有個詞彙叫"Lucky Breaks(高度槓桿的幸運機會)":指的是一個簡單的小動作,卻換來不成比例的好結果。像是一個眼神交流而認識了一輩子的伴侶;一個善意舉動而簽下巨額的訂單;一個快速閃過的念頭,卻成為了轟動全球的發明。

當然,有的人可能會說這根本是電影劇情,但歷史上其實有不少例子,像是發現浮力的阿基米德,就是在泡澡時想出來的。

事實上,Lucky Breaks隨時出現在我們身邊,只怕我們沒看見而已


幸運心態(Lucky Mindset)

對於「幸運」,劉軒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幸運的人,生命中看似巧遇和巧合的事情,往往都對他們有利。
他們似乎比別人更容易得到好處、有更多機會,時常能得到貴人相助,碰到問題往往都能逢凶化吉。
他們經常「無心插柳柳成蔭」,做一點付出,就能換來大收穫。也因此,他們覺得自己很幸運。

不過對劉軒而言,「幸運」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被我們培養出來的

至於該如何讓自己更幸運呢?

接下來將分享書中歸納出九個方法!

「幸運」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被我們培養出來的
「幸運」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被我們培養出來的

九個小習慣

根據劉軒的觀察,他發現有三個元素能協助我們感到幸運:

  • 正向心理(Positivity)
  • 正念(Mindfulness)
  • 人際關係(Networking)

而每個元素各又可以衍伸出九個行為。若將這九個小習慣建立起來,則有助於我們更幸運,更能注意到身邊的Lucky Breaks。

首先是「正向心理」,建立習慣一至三,有助於我們擁有正向的氣場,從內到外散發幸運的氣息!

習慣一:發送幸運訊號

幸運的人,總是散發著溫暖、大方、自信、輕鬆自在的正向氣場;反之,不幸的人通常給人一種愁眉苦臉、灰心喪志的負面氣場。

相信這個說法大家都能接受吧!

想要成為一個散發著幸福氣息的人,平時可以練習多微笑多說些正面的話,而令人舒服的聲音及保持禮貌也能為你加不少分唷!

Photo by Eye for Ebony on Unsplash

習慣二:培養自我效能

比爾蓋茲:「我承認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任何疑難雜症在我看來都能夠迎刃而解。」

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即是一種相信自己有能力、也勢必會達到目標的思維。

然而這不是單純腦中心靈雞湯的存在,其中還需要由信心、能力、動力三個關鍵要素來支撐。

  • 信心:建立信心初期,可以先將目標設定低一點,等達成後再慢慢拉高
  • 能力:想學會某件事,建議將其拆解成小動作,有利於重複練習
  • 動力:心態從被動的我「得」…,轉變成主動的「能」、我「信」、我「要」…
你自己主導自己的生活,而你每天的選擇正逐漸讓自己靠近目標。

習慣三:撰寫感恩筆記

根據科學研究,長期懷抱著感恩的人,無論是在生理方面(睡眠、精神、抵抗力),或是在心理層面(面對挫折、對生活的掌控度)皆有正向影響。

學習感恩,能幫助我們更專注於身邊無價的美好。

書中建議大家可以試著一口氣寫下十件你很感激的事,或是持續每天感恩三件事。劉軒也提到,如果你只有能力建立一個小習慣,「感恩」絕對是最重要、且回報最多的。

如果你相信因果論,給別人的幸運遲早會回到你身邊,因為你推動了一個正面漣漪。當感恩化為行動,即便微小,也可能滾動成幸運的奇蹟!

再來與「正念」有關,建立了習慣四到六,可協助我們更活在當下、簡化生活、觀察身邊Lucky Breaks的出現!

習慣四:以正念回到當下

正念,並不是要你心存感激、不要有邪念。

事實上,正念的原文為Mindfulness,意思是「有意識地覺知當下身心與環境,並保持客觀、允許、不評判的態度」,這是一種活在當下的狀態。

書中推薦大家可以透過靜坐、腦部清倉(三分鐘速寫所有腦中的想法),甚是選擇放下、原諒來達到正念效果。

而當你意識到自己腦中處於混亂、不平靜時,可嘗試以下三種「接地技巧(Grounding)」,協助回到正念狀態:

  • 平靜之歌(找到能讓自己聽了內心得到平復的音樂,通常是緩慢、溫和的曲調)
  • 深呼吸三次
  • 站立或是端坐,有意識地感受到「腳踏實地」的感覺
靜坐,能協助己有意識地感受到「腳踏實地」的感覺

習慣五:用減法為生活調頻

此觀念來自於著名的艾森豪時間矩陣(我自己喜歡稱為時間四象限),有別於落落長的清單,時間矩陣依據「重要性」、「緊急性」,將待辦事項分為四大象限。

劉軒建議可透過此分類法,幫待辦事項排列優先順序,並從中選出每日三件必完成的任務(三件即可,不需要再多了)。如此一來,即可挑出真正需要被優先處理的事,簡化生活。

習慣六:廣泛涉略,深入觀察

覺得自己始終困在舒適圈,想要改變?那就要來認識一下「梅迪奇效應」吧!

梅迪奇效應(The Medici Effect):指不同領域、文化、觀念的人,在交叉點上互相討論,將現有的各種概念結合在一起,激盪出新想法。

由此可見,你並不需要在各領域都是佼佼者,即有機會創造奇蹟!書中提到想要創造梅迪奇效應,你需要擁有以下三種心態:

  • 廣泛涉略,跳脫框架
  • 多元自習,大量吸收
  • 保持好奇心
Lucky Breaks是偶然的機會或靈感,剛好運用到之前所累積的歷練和專長,造成出乎意料的好結果。

最後和「人際關係」相關,習慣七至九的落實,將協助拓展我們的人脈觸及圈,增加幸運的出現!

習慣七:多聽故事,多說故事

塞納加:「人生與故事一樣,重點不於它有多長,而在於它有多精彩。」

相信應該沒有人不喜歡故事吧?

聽故事能刺激思考、提供靈感,說故事則可展現自身的經歷和優勢。不過這之間也有些需注意的地方!

聽故事時建議可採用「主動肯定式聆聽」:先肯定對方感受,再丟開放式問題,這樣不但有助於更多互動,更可以誘發對方分享更多資訊。

至於說自己故事時,要注意你可以戲劇化,但不可說謊、你無須討好每個人,但一定要做自己。你可以自嘲,但絕不可貶低他人。最後若能在結尾加上反省、教訓,更能為故事增添層次感。

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當個良好的聽故事+說故事者吧!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保羅.科爾賀:「說故事的力量,就是當其他辦法都宣告失敗的時候,只有故事還是能搭橋跨越鴻溝。」

習慣八:以利他心態交友

著名的《給予》一書,將人際互動模式分為三類:給予者(Giver)、索取者(Taker)、互利者(Matcher)。

「給予者」總是樂於分享;「索取者」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互利者」則為了可預期的好處,願意付出相對的代價。

那究竟我們應該當哪一種人呢?

對劉軒來說,我們應先理解有限資源及無限資源的差別,再根據不同類別做出不同行為模式。

有限資源無限資源
舉例物資、信用、時間、體力
(精神、注意力)
人脈、知識、創意、好感
策略公平為原則→互利者利他為原則→給予者

至於有效的「給予者」該怎麼做呢?

書中建議大家在朋友圈或是社群媒體,應分享「有用」、「有意思」、「有正向效果」的資源,像是:

  • 好感(主動關心、加油打氣、給予信心喊話)
  • 人脈(介紹兩人認識、介紹機會)
  • 知識(分享自身專業、經驗)

透過有策略地分享策略,達到「把資訊化為無限資源,用資源分享創造無限關係」的加成效果。

幸運的機會往往來自於他人。當他人選擇和你交涉,就有了機會。當他人不跟你交涉,就少了機會。當大家都不合作,每個人就僅有自己的資源。當大家都互相合作,每個人的資源都變多了。

習慣九:維持社群網路的弱連結

當我們在尋找新機會,想要突破格局的時候,泛泛之交往往比朋友更有幫助。

這時候我們要來認識一下《人脈變現》中所介紹的強/弱連結:

  • 強連結(Strong Bond),像是家人、朋友,通常是聯繫感情、提供情感支持的來源。
  • 而弱連結(Weak Bond),像是點頭之交、不熟悉的同事、聚會上認識的人,雖然彼此沒什麼情感上交流,這類的人卻能提供你新資訊、激盪新靈感。

至於許久未聯絡的老友,則介在兩者之中,兩人關係不像弱連結一樣尷尬,卻同時又有機會帶來新鮮的訊息。若想知道該如何有效地善用強/弱連結,來拓展視野、走出舒適圈,《人脈變現》將更詳細介紹。

👉延伸閱讀:《人脈變現》比起家人朋友,這類人更能激盪創意和靈感👈

個人心得

看完這本書,只能說非常贊同劉軒對於「創造幸運」的觀點!

有別於傳統認為「幸運是天注定」的想法,此書提出了很實際的九種可實踐的方法,供大家一步一步建構自己的幸福生活!以下將列出幾項我個人特別有感、想跟大家分享的部分:

發送幸運訊號

這蠻直觀的!畢竟很少人會想要和一個愁眉苦臉的人共處一整天。

近期經過個人試驗後,發現當我有意識地多微笑、多說正向的話、多鼓勵他人,大家也會用同樣的態度對待我。可想而知,若我持續這樣散發正向訊號,其影響力更有機會如滾雪球般滾越大,更多人被正能量吸引過來。


撰寫感恩筆記

自從年初看完《6分鐘日記的秘密》,開始了我寫日記的習慣。透過每日感謝三件事,讓我開始有意識地觀察身邊出現的每一件好事。

另外劉軒提到可以感謝十件事,我自己將它改編成「感謝影響我人生重大的十件事」,這個練習協助我重新回顧目前的人生,使我發現:原來能有現在的自己,是依靠著這麼多人的幫助!

👉延伸閱讀:《6分鐘日記的魔法》跳脫流水帳,用全新角度記錄每一天👈


以利他心態交友

雖然過去已有「給予者」、「索取者」及「互利者」的概念,卻始終不知道該如何在利己利他之間拿捏平衡,而劉軒提到的有限、無限資源的確是個不錯的想法。

此外,「把資訊化為無限資源,用資源分享創造無限關係」這句話深得我心,這正是《內在原力》作者愛瑞克不斷強調的利己利他。與其和他人爭奪一塊餅,不如思考該如何將餅畫得更大,一同創造雙贏局面

👉延伸閱讀:《內在原力》講座心得:兩個小時,讓我找到人生模範👈

👉延伸閱讀:人生演算法:開啟內在原力,你只需調整這十個人生設定👈

不管你現在是否覺得自己幸運,劉軒的這本《Get Lucky!助你好運》都將帶給你不同凡響的啟發,相當推薦大家閱讀!


劉軒相關文章


讀了此文章的人,也讀了…


若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歡迎留言或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您的支持將是我持續分享所學的最大動力。

您可能會有興趣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