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改變既有的心智設定和習慣,改變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感覺和生活方式,一切只需要五秒鐘。
《五秒法則》作者 梅爾.羅賓森(Mel Robbins)
讀這本書的動機
最近認真檢視生活,發覺自己有個不好的行為:發想很多,但缺乏行動力。可能跟自己有點完美主義的心態有關,每當自己打算踏出第一步時,心中總有個惡魔聲音用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阻止我踏出舒適圈:事情不緊急,還能緩一緩啦、文章還沒寫到完美不能公布啦。
正巧無意間接觸到「五秒法則」,決定試看看這個觀念能否協助我改變心態、杜絕拖延。
《五秒法則》

五秒可以做什麼?說短不短,用來深呼吸穩定情緒綽綽有餘。說長不長,拿來養成好習慣似乎又不太夠。
梅爾.羅賓斯現為擁有千萬點閱數的知名TED講者、CNN空中評論員及暢銷作家。然而光鮮亮麗的頭銜背後,她曾經事業陷入瓶頸、婚姻差點觸礁又幾乎破產。雖然內心急於改變現況,卻因行動力不足而遲遲未有所作為。
直到某天看到火箭發射前的倒數,梅爾才驚覺自己缺乏的正是這股不顧一切的衝勁。隔天鬧鐘響後倒數五秒,奇蹟似地她不再賴床了。之後更透過此法則改善婚姻、戒掉拖延、提高效率、找到志業、脫胎換骨,改變了一生。
推薦度:★★★★☆(滿分五顆星)
適合:愛拖延、愛賴床、愛找藉口、容易情緒失控、焦慮不安、需要勇氣的人
作者介紹
梅爾.羅賓斯(Mel Robbins),知名TED講者、暢銷書作家和美國最受歡迎的主講人之一。目前主要教導世界領先品牌的領導階層「如何打破自我懷疑的習慣」,建立起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信心和勇氣。著有暢銷書《五秒法則》。
其TED演講點閱數已突破2600萬人次!
大腦保護機制
認識五秒法則前,先了解造成我們行動力不足有哪些元兇。
- 找藉口:每當想要認真做出改變時,腦中總會出現小惡魔,編造千萬個藉口勸退我們。
- 聚光燈效應:剛萌發的恐懼和不安感,隨著時間發酵,被大腦不斷擴張、放大。
- 拖延:當我們對某件事思考越久,去做的行動力就變得越低。
五秒法則
停止胡思亂想,幫大腦換檔
五秒法則,顧名思義,即是倒數五秒後,開始做你該做的事。
當我們開始倒數時,就會打斷既定的思考模式,使本來想找藉口的自己分心,專注往新的方向發展,即是心理學上的「堅稱控制(Assert control)」。
當我們不再是停在那裏思考,而是身體動起來時,生理狀態會改變,思想也會跟著改變。
倒數5–4–3–2–1
五秒法則的精隨即是「倒數」!
順序千萬不可以顛倒過來,因為一旦數成1–2–3–4–5,就會不自覺繼續數到6,這樣不就是沒完沒了嗎?
使用時機
只要你知道自己應該要做某件事,卻開始遲疑時,就可以開始倒數,強迫自己忽略那些阻撓的聲音,專注於現階段應完成的任務。

習慣迴路
當鬧鐘響起時馬上按貪睡鍵並繼續賴床,日復一日,我們大腦就會將這個行為刻劃成一個迴路。
同理,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倒數五秒鐘,卻未實際開始行動,久而久之,大腦就只會把五秒法則當成另一個拖延的藉口。
三大益處
書中提到的五秒法則能帶來的好處不勝枚舉,根據本人實際操作後,統整出幫助我最多的三大優點。
停止找藉口
失敗的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對自己太好,給自己太多理由。每當我們遲疑、想太多時,大腦即會收到警訊,進入保護模式,阻止我們做出任何改變,同時也是在扼殺改變的機會。
給予勇氣
人類是會思考的感覺動物,我們雖然無法阻止擔憂的情緒,但至少能避免把自己拉進無止盡的憂慮漩渦裡。把五秒法則當成一個起跑儀式,讓自我懷疑暫時安靜下來,並在還沒反應過來前推自己一把。
控制想法
書中分享一個有趣的點子:「錨定想法」,即在恐懼襲來前,先準備好一些點子,等不安感湧現時,就強迫自己專注於這些想法。
作者在飛機起飛時容易焦慮不安,嚴重到擔心隨時會墜機,解決方法就是在她驚覺自己開始胡思亂想時,立刻倒數五秒,並讓自己想著起飛前制定好的錨定想法,例如:晚點要吃的大餐、目的地的旅遊行程等,控制自己不再放大無謂的擔憂。

心得
尚未閱讀此書前,老覺得「五秒法則」像個噱頭一樣,再加上小時候吵鬧時,媽媽發脾氣前總會倒數五秒鐘,導致起初有些抗拒這本書,深怕作者在書中會像父母一樣責罵我。
然而現在持續實行五秒法則已兩個多月了,雖未像作者一樣達到改變一生的境界,卻改善了不少壞習慣。
不得不說,這個方法像唸一段咒語一樣簡單上手。如同哈利波特的「去去,武器走」能讓敵人繳械,「五秒法則」則能讓「不行動」的壞習慣投降。
五秒鐘,中斷想繼續偷懶的想法。
五秒鐘,終止持續膨脹的不安及恐懼感。
五秒鐘,想像自己與火箭一樣的勇往直前。
與其說五秒法則有多神奇,帶來多少多少好處,不如說這五秒帶來最根本的改變:就是你自己。
TED系列文章
- TED想擺脫句點王、不再說錯話?資深記者精選十個為談話加分的技巧
- TED 「只要20小時學習」:掌握四個訣竅,所有事皆難不倒你
- TED 無法激勵自己做出改變?也許你該試試這三招
- TED「拖延大師的腦子在想什麼」:一張圖破解腦袋,終止拖延
- TED「專注漏斗」:利用「拖延」,讓明天的時間倍增
- TED《黃金圈法則》一張圖搞懂蘋果為何這麼多忠誠擁護者
讀了此文章的人,也讀了…
- 《原子習慣》只要四個步驟,無痛也能養成好習慣
- 《被討厭的勇氣》具備這4種阿德勒人生勇氣,不須再看別人臉色
- 《每一天,都是全新的時刻》只要四個步驟,人生重新注入正能量
- 《管理你的每一天》:在家工作的日子,應該這樣過才充實
-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精選25種歷練一年、成功提升效率的葵花寶典
若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歡迎留言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若對《五秒法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博客來試讀唷!